前几天有人说因为疫情的缘故,外滩都长草了,然后记者还跑去实地看了,出来辟谣,说没有长草。然后纷纷扰扰地引起一阵议论。然后再出来回应。兜兜转转,不觉劳累。也难怪,这个时候,确实有很多“无事闲人”。我们足不出户,就当看了个热闹。

我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觉得有趣。长了草又怎样?外滩这么多年一直累着,能让她静静休息到长草也不是件坏事。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外滩是上海的门面,所以她一直那么繁华忙碌,熙熙攘攘,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上海本地的人反而去得少了,在我最近的记忆里,自从小舅家因为延安路隧道动迁之后,就没有再去过外滩。

一直到有一天,市区的摄影家朋友跟我说:为了迎接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黄浦江两岸16座码头、近20公里岸线景观灯光“大手术”调整,如有兴致,值得前往。对,最近的一次去外滩,也要推到2018年的11月了。

都说白天的外滩没有晚上好看,所以那一天,我悠闲地吃过晚饭,从17号线转2号线至南京东路站下,全程不到一小时,与朋友汇合,此时夜幕已经缓缓降临,恰到好处。来到地面,扑面而来的就是周边建筑上的光彩亮丽,大量的人群慢慢从各条支路和地铁站口涌入,瞬间摩肩擦踵,人行道一时不能承载,溢出到机动车道的现象随处可见,沿途警察叔叔巡回检查,一路不停把为贪方便快捷的游客“赶”到街沿人行道上。

以前商品匮乏,我们难得去一次市区,必定会去南京路,马路两侧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在“中华商业第一街”上购物,怎么说都是一种享受。后来青浦有了“桥梓湾商业街”“奥特莱斯”和各种品牌专卖店,四面八方的客人都成群结队来青浦购物,我们去市区购物反而索然无趣。所以同样好多年不见的“南京路步行街”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自然有些欢愉,兴致勃勃与朋友一起跟在海浪一般的人群后面一路前行。两栋如巍峨巨人一般的高楼之间仅有十几米的空余,一幅巨幅壁画“外滩·中央”拔地而起,画面中大包小裹的中外游客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悠闲玩赏,少不得引游客们在此驻足,来个正面,再来背影,与其合影,恍如来到加拿大著名的魁北克壁画墙一般。

朋友说:本次为首届进博会献礼而做的灯光改造,会以平日、节假和深夜三种模式以及单栋、多栋亮灯顺序来开启,如此既可以环保又可以精准调节,令建筑群全方位多角度的淋漓尽致的展现。我是个不懂建筑的人,但是阅读过许多有关外滩“万国建筑群”的文章,很多文人都会用悲伤的思绪让读者记住这是上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罪证,而我却觉得这也是我们最终赶出统治者留下的骄傲,它们如今是代表上海人民屹立在黄浦江畔,举世瞩目且光芒四射,令世人折服。曾经那么熟悉的汇丰银行、中国银行、海关大楼此时蔚然矗立,幻彩的灯光令这些原本应该呆板古老的建筑风情万种,更是掩盖了百年沧桑积淀的苍凉,唯独存留无法言表的高雅、大气和精致。

和平饭店原本就是上海地标性建筑,更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哥特式建筑,因为电视剧《和平饭店》的热播,游客来此少不得平添怀旧心情,纷纷与其合影,以示“到此一游”的美好和快乐。此时柔和的灯光打在黄岗岩外墙上,向每一位来此的游客展示其“世界经典酒店”“远东第一美楼”的风范。

外国游客捧着地图一边研究一边寻找游览的方向;身边围绕着南腔北调的声音感叹着夜上海的璀璨;夜风中更是弥漫着黄浦江特有的气息荡气回肠。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上海新一代标志性建筑,在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散发城市的时尚和空灵;来到凸出的观景台,还可以看到新的设置:沿岸一道道飞瀑,在变幻的灯色中分外妖娆,引得游人为它欢呼, “你看,你看” 此起彼伏;两岸建筑恢弘,相得益彰,彩灯变幻,江色律动,以及五彩缤纷的游轮,就算站在同一位置,面对同一建筑,相机里留下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辉煌。

这里的灯火雕饰上海极致的雍容华贵,游轮的汽笛和游客的嘈杂此时只是为了衬托它的华丽迷人而存在。不是身临其境又怎么能享受到宏伟华厦、绚丽霓虹、粼粼江景、瑰丽渡轮、万千游人一起演绎的星耀芳华呢?他们完美融合在一起,好像是天际不小心倾泻了整条银河,落于凡间,璀璨夺目,盛世荣华大概如此。不知哪位怀旧游客的手机里非常应景地播放着周旋的“夜上海”: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

现如今,因为特殊原因,外滩暂时静默了。然而,即使是暂时的静默,竟然也会有人拿它来做文章,然后引起一番纷纷扰扰的纷争。上海果然是上海,外滩果然是上海的外滩。
不管外面有多少纷纷扰扰,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依然会以盛世容颜欢迎八方来宾。上海依然是中国的上海,外滩也依然是中国的外滩。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