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帆船游艇,泰国二手帆船?

在2020年9月4日的这个普通的清晨,一位老人在自己的寓所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几天后,当新加坡的市民和中国大陆的一些相关人士在新闻媒体上读到这位老人的讣告的时候,不禁深深发出了一番感慨:“又一个传奇离我们而去了。”

张允中——这位被人们尊称为“船王”、开创并壮大了新加坡太平船务(PIL)的亿万富翁,就这样极尽哀荣地,安详地在睡梦之中走完自己102岁的一生。

而倘使人们沉下心来,去翻阅他以一个世纪的人生写就的这部大书时,很难不由衷发出感叹,继而掩卷深思:人的命运啊,真如那南海涛涛洋流上的航船……

01、破浪青春

无病无灾、安然仙去的张允中在生命的最后那个夜晚,是否和往常一样思索着问题?牵挂着儿孙?又或者追忆起了青年时代的往事?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我们不妨想象:在垂垂老矣的张允中的梦境之中,忽然之间,他发现自己一下子变得身轻体健、精力充沛,浑身上下充满了青年的蓬勃朝气。

正当张允中疑惑时,他无意对着房间一隅的镜子看了一眼,不由得大吃一惊:镜中的自己头发乌黑,双眼炯炯有神,竟然是十八九岁时的模样。

于是张允中记起来了:这是1937年,是他一生传奇的起点,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一年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日寇悍然对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华北到华南,自国土的两端点燃了血腥的烽火。

1918年出生于福建金门,毕业于厦门大同中学的张允中,和这个时代的许多中国人一样,因为战乱,不得不放弃学业,和兄弟跟随着母亲远渡南洋。

福建是自古以来便是对外移民的大省,而南洋便是当时许多福建移民选择出外谋生的地方。

早在1934年,张允中的父亲便背井离乡,前往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谋生,以跌打医师为业。

对因战乱而被迫颠沛流离的张允中一家来说,此行也是和父亲久别团聚的机会。

来到新加坡,开始新生活的青年张允中没有机会踏入大学之门了,但天性的勤勉和自由接受的教育,让他乐观而积极地面对生活向他发起的挑战。

他先是在堂叔的公司当学徒,而后又在舅父的商行工作,在社会的历练中积累见识,增长经验。

22岁那年,张允中的母亲黄玉燕见他已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便给了他1500元,让他去马六甲,和大舅一起创立培元公司,做买卖土产生意,顺便跟着大舅学习。

张允中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商海之旅,而凑巧的是,也是在那段时期,张允中开始对大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大舅有一艘船,经常往返于马六甲和苏门答腊之间,运载海产干货,而张允中总是随船出行,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对航运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不幸的是,跟随大舅做生意没过多久,日寇的铁蹄便朝东南亚蹂躏而来,1942年12月,日军全境占领了新加坡。

作为南洋华侨的抗日运动中心,新加坡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华侨们在著名的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和组织下,为中国筹集捐赠了巨额的外汇。

也正是看到了这些爱国华侨的影响力和能力,日军对这些华人进行了镇压,屠杀了2到5万名无辜民众,而张允中的父亲不幸地成为遇害者之一。

张允中没有闲暇来为父亲的死感到悲痛,他本人也因为接济马六甲的抗日游击队而被日本宪兵逮捕了。

在被囚监牢,遭受各种严刑拷打折磨长达9个月后,张允中终于在母亲的设法搭救下,在日本节节败退,即将投降的趋势里,活着出狱了。

虽然命是保住了,但那场浩劫和噩梦般的经历,却让张允中第一次创业的成果与心血功亏一篑。日本投降,战争结束,培元公司却也倒闭了。

张允中并不气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决定回到新加坡,重新寻找一个创业的机会。

在朋友的介绍下,张允中买下了一艘二手帆船,开始在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之间字面意义上的“乘风破浪”,做起了用白砂糖和日用品换橡胶的交换贸易。

不过,大海可并不如人们表面看上去那般平静温和,张允中的船运贸易事业伊始便经历了无数惊险:

类似船只触礁而导致货物损失的事情,太过常见以至于不值一提,最令人胆寒的,是繁华的航道上埋伏着海盗,时刻准备着对来往的货船咬上一口。

当时张允中便遇到了这样的劫掠,原本他还不想坐以待毙:“日军我都见识过了,还会怕你们这帮蟊贼?”撸起袖子,倒要和海盗拼一拼。

无奈的是,他的船长不幸被海盗开枪射中,张允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海盗劫掠一空,这次遭遇,让他放弃了这门生意。

看起来,张允中这些经历可谓是失败透顶,换做任意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人生如此多的艰难险阻之后,是否还有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都未可知了。

然而,张允中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的青春所迎接过的此起彼伏的惊天骇浪,在他一次次地不懈搏击之中,让他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02、海上太平

1948年,经历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创业后,而立之年的张允中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泰兴源兄弟公司担任经理。

在泰兴源兄弟公司,张允中得知因为海运问题,公司一直没能实现土产品“走出去”的愿望。

于是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独领大梁,为公司弥补了海运贸易的这块儿短板。

后来,公司又创立了祺福船务公司,张允中在这里干了18年,从经理升任为总经理,把青年时代积累的经验悉数使出,又从实务之中磨练精进。

通过为公司开拓业务,扩大船队,开辟新市场,经营新航线等方式,张允中执掌的祺福船务创下了拥有37艘船舶、近亿美元资产的成绩。

1967年,张允中49岁,年近半百,本是准备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此时的他却毅然决定,离开已成气候的祺福,重头创业。

不妨试想一下,假若你的朋友快50岁了,决定辞掉工作重新创业,你会作何反应?大概会大惊失色,继而奉劝他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吧!

张允中的朋友们也是这么做的,然而张允中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胸有成竹地说:

“我看前年(1965年)新加坡独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创业搞航运,绝对大有可为!”

张允中便和被他说服的朋友与两个弟弟合作,用600万资本成立了一个新的船务公司——太平船务。

早年经历战乱和无数坎坷的张允中,用饱含深情的“太平”二字来给这个新公司命名,其寓意不难想到:

既是期待一个没有动荡的太平盛世,也是希望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期待的船只,可以在各地航行时一路太平。

总而言之,49岁创业的张允中就在这一年购置了3艘近海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航运事业。

太平船务公司成立

而正如张允中所料,从1967年到1973年,航运业迎来了全盛时期,张允中行船遇好风,短短7年时间,便飞速成长为拥有40多艘船的大型企业。

其实,太平船务的崛起并非全然是历史进程使然,而也与张允中长期历练而来的处事风格有关系——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概括的话,那便是:平心静气,临危不乱。

正因为这份冷静沉着的本事,张允中能从危机中看到商机,化险为夷;能从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中感受到危险,调整节奏,稳健过关。

1967年,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航运命脉之一的苏伊士运河一代乱成一锅粥,不得不关闭,这一关不要紧,全球的石油运输受到巨大影响,海运费一路飙升。

张允中冷静分析后做出决定:“向苏伊士运河进发。”他说,越是受阻的地方,越有贸易需求,这就是商机。

不过,光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从另一个角度听起来就像赌徒的狂言。

然而张允中并不是赌徒,当他做出这一决定时,还留了第二个方案作为后手——利用市场低谷期,低价购船,调整运力结构,夯实基础。

这一手的妙处在于,就算张允中的决策失误,但低价购买的这些船只,进可发展海外干散货业务,退可以待价格合适后出售,回笼资金。

“老船长”张允中知道,航运业不是年年都有好风,“十年只有三年好”,波动性很大。

因此,他给太平船务定的方针,是寻求稳健发展——“宁可走得慢,但要走得稳”。而这个方针,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充分被证明了是多么具有前瞻性。

2006年,已掌管太平船务的第5子张松声向张允中建议道:“公司多年经营业绩良好,未来4年可以增加投入,购进24艘新船。”

张允中听罢,没有多言,而是找到财务人员,核查了近5年的公司收支走势,最终,摇了摇头,否定了儿子的提案,还说:“公司要缩减船队规模,不再买船。”

他在提案意见栏中这样写道:“不要冲过了头,跑得太快,跌倒了就爬不起来了;慢慢走,无论是上坡或下坡,都可以走得很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太平船务因为“刹车”及时,规避掉了风险,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这也让儿子张松声佩服得五体投地:“父亲果然宝刀未老!”

稳健,耐心,冷静,这些品质早已融进张允中的血液里,骨头里。用这个原则掌握着太平船务的这艘巨轮。

半个世纪过去后,张允中真正做到了他所期待的“海上太平”。

03、家国情深

和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许多老人一样,张允中的内心深处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张允中的外祖父曾考取秀才功名,从小时候起,他便经常跟随自己的秀才外祖父背诵古文、古诗词,因此他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很深。

长大后,即便已经功成名就,年逾百岁,张允中都未曾放下古典小说、古诗词,此外,和很多中国老年人一样,他还喜欢写书法,收集字画。

外祖父的教导,也在张允中心里种下了一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仁义、温和、节俭、孝悌……最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深深的认同。

因此,和一些轻视华文教育的华侨不同,张允中把自己的子女都送入华文学校就读,等他们高中毕业后才进入英文大学。

而孩子们长大后,很感激父亲的安排:“父亲的这种安排,使我们不但能掌握两种语言,方便工作;同时,华文学校所传授的儒家思想,也使我们在待人处事方面获益不浅。”

张允中认为,英文固然功用很大,但还是必须先把自己的母语学好,抓住自己的根,惟其如此才能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如此眼光,足以让一些忘本的人汗颜。

其实,因为在促进中新友好方面的特殊贡献,2011年,张允中便获得了通商中国成就奖。

在新加坡,1960年,张允中获选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1993年,又担任了名誉董事。

张允中还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积极回馈社会,他热心公益,对中国的赈灾活动不遗余力,拳拳爱国之心,并不因为在新加坡久居而改变。

或许,在2019年,张允中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话,可以让人们更容易了解这位老华侨的心态:

“(谈到新中国成立)很高兴,当然很高兴。因为那时候我们在海外的华侨,被外国殖民者压迫得很厉害。中国崛起了,我是华人,当然非常高兴。”

张允中一生为人低调,不善交际,也不经常接受人们的采访。作为儿子兼接班人的张松声也把父亲的这个性格继承了过来——不喜张扬,对父亲也非常敬重。

父亲张允中年近百岁才正式退休,但仍然坚持每天上下班。

在他的影响和决策下,张松声也十分注重于维持与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关系,重视中国市场的地位。

人们相信,即便在张允中逝世之后,这位沉稳的当家人能继续带领太平船务的这艘巨轮乘风破浪。

小结

张允中波澜壮阔的精彩一生,到了2020年9月便落下帷幕了。从福建到新加坡,经历了二十世纪的五分之四,又经历了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

他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那个活着的宝物,他是最年长的亿万富豪,他没有做什么道别,就洒脱地告辞而去。

在离世前,张允中以8.7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第40位。

他49岁时创立的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过去了,已发展成为当今全球第十大集装箱船业者。

130多艘船艇,遍及全球100个国家的500多个地点的办事处和代理机构网络,9000多名员工……

这样一个人,虽然走得很安详,但还是让许多人感到万分悲伤。

因为,一个人的德行如何,这是可以通过行为看得到的,一个人的风评如何,则是能通过他身后所得的评价看出来的。

虽然张允中生前在公众面前都是十分低调、不擅交际的形象,但在生活中,他的为人却非常大气、和善,虽然人们尊称他为“船王”,但他绝不让人当面叫他。

除了商界政界的大人物们,在听闻了张允中的讣告后,许多太平船务的员工也都自发地前往吊唁,无论他们是在职或是已退休的。

因为他们知道,“老船长”张允中这样的人,这样经历丰富、阅历深厚、眼光长远的“掌舵者”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公司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张允中依旧保持平和,不冲动,不沮丧,并且非常关心员工的生活,他吩咐儿子,尽可能不要裁员,员工非常重要。

张允中无疑是那一类德行完满,有口皆碑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失去一个都是世间的损失。

即便是和张允中未曾有交集的人们,在翻阅他以一个世纪的人生写就的这部大书时,也难免发出文章开头时的感慨:“人的命运啊,真如那南海涛涛洋流上的航船。”

假使,在早年的经历中,张允中稍有不慎,或者说,意志稍有动摇,那么如今太平船务的辉煌,恐怕也很难见到吧。

就好像那些触了暗礁,遭了海盗,遇上飓风的航船一样,泯然于历史的一端。

然而,张允中有惊无险地驾着船,借浪踏风,就如此渡到人生彼岸。其中缘由,当看完了本文后,或许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

沉着稳健的作风,坚定踏实的步子,还有永远不忘的根,一路走好,张允中先生!

参考文献:

1、記船王張允中二三事. 聯合早報.(2020年9月17日)

2、木地.新加披“航运巨子”张允中.中国工商.1990(09).

3、王禹.太平船务创始人张允中离世 船王奋斗史引人深思.中国航务周刊.2020(38).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