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特点简介英文(苗族服饰特点简介20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

苗族纵贯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滇、川、鄂、琼和国外的与其他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

在迁徙和不断开拓新生地中的苗族人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将之影响他民族的同时,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的绚丽多姿的文化。

精美的苗族服饰堪称“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各民族服饰中,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也由此被誉为“最美的少数民族服饰”之一,至今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

苗绣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

据了解,苗族历史上战败后,历经五次大迁徙,没有自己统一文字,苗族先民就用鱼、虾、鸟、兽,牡丹、兰、菊、桂、枫叶、花卉等多样的苗绣图案、再配上银饰。

以苗族服饰上的苗绣图案记录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延续着苗族传统的历史民风民俗文化生活,传承至今已,已成为世界上最为漂亮的民族服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帕和银帽

苗帕是苗族妇女用棉料自织、自制加工而成,一般宽9寸左右,长为1.2丈至2.4丈不等,苗族姑娘戴在头上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还有御寒、遮发、置物等功能。

戴时要求做到贴身、紧凑、平整、美观,头帕的外围套需银40两左右精细的银饰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该银饰品制造方法复杂,手工精细,是苗族银匠通过多式序手工打造、浇铸成,成品图案有鱼、虾、鸟、兽,牡丹、兰、菊、桂、枫叶、花卉等,满系于帽上,银皮熠熠发光、美观悦目。

帽顶上伞状颤动银花束,帽沿有双龙戏珠、龙凤齐舞和其它银饰花纹,前边吊以飞蝶花苞,用银泡子联成网状,吊约四寸适齐眉额。

银帽后面,也饰花草鱼虾等,层层联缀,约二尺余吊齐衣边。戴上这种银帽,苗族姑娘显得华贵无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族围腰

围腰是苗族服饰重要构件之一,形状如长方形旗状,一般规格为1.8×2.8尺,多为机布。上部为腰带,绣“太阳”花、镶“花草”边,并扎着花带中部,将花带两端留出来,用于系紧在后身。

下部分为同一色的青布或蓝布制作而成,精装腰带,除上说工艺外,下部分亦绣花、镶边,所绣花纹有动植物等图案。苗族妇女劳作时,可将物品包在围腰中。

苗族习俗新居落成“抛梁粑”时,主人要新制的用围腰接“富贵粑”,接受木匠师傅的祝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裤和苗鞋

苗裤长短适中,成喇叭裤脚,不配裤袋,无银饰,制形由两部分组成,即裤腰和裤筒,裤腰没有花纹,裤筒上面有滚边、绣花,滚绣或数纱大致与衣服相同。

苗鞋头尖口大,后跟上耳,满鞋绣花,虽很少联缀金银,却实用美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提女儿服

姑娘还在幼年时代,母亲都精心为其打扮,但多注重帽饰。帽饰有带尾的狗头帽、平顶盖耳帽两种类型。

带尾狗头帽前沿钉有九个银佛盘坐,双耳上为两个圆形银花,象征太阳和月亮。后为九个带练响铃,顶上绣着花鸟。

到十岁以后,就改挽发髻,着素服。素服一般齐膝、右衽,有的全素,或青或蓝,有的镶有绣织花边,甚为潇洒。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出嫁衣

出嫁衣是姑娘到十七八岁时就精心绣制的带须花长衣。

胸、背以花布贴镶边,袖口为多条彩色横杠,开襟,不着花帽,而是用蓝或黑布片裹包,头插银花。

服短齐腰,下着围片,小腿裹花裹脚,脚穿水纹船头鞋。

这套装束,非嫁莫穿,直到姑娘找到婆家,出嫁时才由阿妈从箱柜里取出来,由妯娌或姐嫂精心予以打扮,方能出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此后,姑娘服饰由素服一改而穿短衣、围腰、青帕裹头。

标志着姑娘步入婚姻的阶段。公统中裙苗至今保存“姑娘忙绣”的习俗,即姑娘长到八九岁到出嫁前,都利用空闲时间自制自绣自己的出嫁衣,还要自做小儿鞋帽、衣物,待出嫁时一并带到郎家,且由其母亲或嫂子用“马草箩”抬到郎家。

雄衣

雄衣,苗语叫(ub bad)“翁背”,汉语意译为“雄衣”,即是男人穿的衣服之意。其特征是无领、无钮扣,对襟开,以布带、围腰束之。衽上缀有花边、绣袖,其花纹有勇士搏斗,双牛牴角,以及各种鸟禽、猛兽,有的还绣着人、兽、龙、鸟、花草及几何形图案,同在一个画面上,借以铭记苗族先民与鸟兽同居、茹毛饮血的历史,以及征战的历程。

雄衣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是男人出嫁的装饰衣,后来因为女人不能开荒、御敌,经族老协商改为女人出嫁。男女改换了嫁娶,雄衣也就由男装变为女装。

褶裙

苗族除了上衣的款式花色品种繁多而外,褶裙也是最为纷繁。

就长短而言,有拖齐踝的超长裙、齐膝半长裙、齐腿半短裙以及齐腿以上的超短裙,也有的发展到用围片代裙子的条群。

裙子的长短与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环紧平坦、宽敞之地的苗族妇女大多穿长裙。半长裙一般居住在半坡或倾斜的坝子里,短裙和超短裙,一般都居住在山高林深坡陡的环境。

苗族妇女所穿裙子,不论长、中、短裙,均为百褶,其寓意是表现苗族先人原在中原,是跋涉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建立家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飘带裙

它是在彩带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飘带是四至五厘米宽的半单根绣制,上窄下宽,下端形似剑头,每根花带分五段,段以珠相连,都统一绣有花鸟鱼虫图样,各段图案不一,特别醒目,因舞步或走动,经风吹拂而飘洒,秀丽无比,一身盛装,有若天仙。

笼裙系着25条彩带,共五节,第一节绣有各种蛇虫飞鸟,上端为火焰花或鸟羽毛。

把每根带连起来就是一笼锦绣围裙,当姑娘们在舞场上飞步旋转的时候,仿佛白花争艳,色彩十分艳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白羽毛裙

它是用白羽毛系于裙角而成,远看彩裙下面似开白花。这是古装裙,在都柳江流域,每逢节日,均由吹笙的男子穿着,平时走亲访友是妇女穿。

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女人取代男人出嫁,但男人们还是忘不了先民们出嫁时的穿着,故而传承下来的遗俗。

白羽毛裙过去是鸟毛来装饰的,故又称“白鸟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蜡染服饰

雷山苗族蜡染有以几何图案为基调或更多以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基版,在布面上用蜡作画。

她们或传承先民们穴居野处、人兽同堂的图景,或富于浪漫的想象,在鱼的鳍尾上,绽开着美丽的鲜花,鸟的羽翼上挂着硕大的鲜果,蜂、蝶在花间飞舞,野兽在林间出没。

其中,习惯传承的图案,苗语叫“gob wob”(戈窝)或“窝妥”,染成面料,黑底白花,用作姑娘出嫁的嫁衣以及中老年妇女的包头帕以及走亲、赶场的常服。

也有用作床单、帐帘和包单、桌布的。这一图案含意在缅怀祖先跋山涉水沿河西迁时,历经无数险滩恶浪所留下来的“漩涡”印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族服饰的款式

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清代“百苗图”,芮逸夫先生在影印《苗蛮图册》序中说:“绘画八十二种人”。 1985 年北京出的《中国苗族服饰》、《苗装》画册等书的前言记载,苗族服饰大约有 130 种以上。贵州省 2000 年出的《贵州民族》画册记载,苗族服饰有 170 多种。《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说:苗族有 100 多个支系,就有 100 多种服饰。在杨正文先生著的《苗族服饰文化》一书中,将苗族女装分为 14 型 77 式。

少数民族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也不例外,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表达的。与许多无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这主要表现在苗族的刺绣图案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族老人对苗族少年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时,常指点着服饰图案而说。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衷,而且十分丰富发达,可谓到了以服饰再现历史的地位,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

它们包括缅怀祖先的创世图案、祭祀图案和记载先民悲壮历史的战争迁徙图案。

黔东南苗族服饰里,大量使用着“蝴蝶妈妈”、“姜央射日月”、“天地”、“黄河”、“长江”、“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平原”、“城池”、“洞庭湖”等母题图案,这些图案均显示着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

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服饰图案代替了文字,发挥出文化符号的功用,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这服饰文化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使服饰具有了历史的认识价值。

END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