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贝服饰有限公司(海贝服饰有限公司电话)

文 / 陈果、刘琦


内容摘要:在西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服饰民俗”类项目极具地方代表性,彰显了别样的藏区风土民情,展现了较为强烈的区域民俗文化。但由于地域上的特殊性,西藏自治区中的许多边境地区的服饰很长时间都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较好的保护,因此,本文对普兰科迦妇女服饰、珞巴族服饰、察隅僜人服饰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西藏边境地区服饰类非遗项目的特点,对其保护与传承的路径进行思考,并力争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项目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关键词:西藏 边疆 服饰文化 非遗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西藏同邻国及地区接壤的陆地边境线长3842公里,有边境县21个、边境乡104个,边境地区总面积34.35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余万。在“世界屋脊”之上,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之下,生活在此的藏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

西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面貌独特、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非遗项目中的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项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遗名录,10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361项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西藏的非遗项目类别丰富,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在众多类目中,民俗类非遗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它们与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又包罗万象,包括节庆、婚俗、服饰、天文历算等。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重点关注“服饰民俗”类别,这不仅因为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也因为服饰是其他众多非遗项目,如藏戏、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织造技艺、传统节庆等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从苗族服饰、回族服饰瑶族服饰等“服饰民俗”类非遗项目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开始,该类项目得到不断扩展。2008年,珞巴族服饰(项目编号Ⅹ-112)和藏族服饰(项目编号Ⅹ-113)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珞巴族服饰包含隆子县和林芝市米林县服饰两个子项,藏族服饰包含措美县林芝市、普兰县、安多县和那曲市申扎县服饰五个子项。西藏自治区区级服饰类非遗项目包括珞巴族服饰(林芝地区)、藏族服饰(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阿里普兰县科迦村妇女服饰、那曲安多服饰、申扎县巴扎乡服饰)、隆子县多玉乡珞巴族服饰、察隅县僜人服饰、米林珞巴族服饰、林芝地区浪卡子县羊卓服饰、朗县金东牧民服饰、昌都地区江达服饰,以及吉隆服饰和阿里地区改则县森郭服饰。珞巴族和藏族服饰具有独特的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服装史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普兰科迦村妇女全套服饰

一、西藏边疆“服饰非遗”类项目

前述非遗项目涉及的地区中,阿里普兰县、日喀则吉隆县、山南隆子县、林芝米林县、林芝墨脱县和察隅县都位于边境。由于地域上的特殊性,这些边境地区的服饰展现了较为强烈的区域民俗文化,但却“藏在深闺人未识”。对西藏边境地区服饰类非遗项目展开调研和分析,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认同感,也完善了我国非遗项目的研究。

1. 高原遗珠:阿里普兰科迦藏族妇女服饰

普兰县位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海拔3752米,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是众所周知的圣城,是阿里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但由于高寒高海拔、交通不便利等诸多因素,普兰独特的地域文化并不为人所熟知。

阿里普兰县科迦村藏族妇女服饰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和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录(编号101)。该服饰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将近八百多年的传承。全套传统服饰由氆氇褚巴(藏袍)、腰带、改巴(披单)、五色布列(衬衣)、布热(藏靴)等组成,首饰由嘎穷(帽子)、嘎例(肩饰)、吉乌、恰恰、巴塔、那玉、方形纯天然金片、翡翠瓶、珊瑚、银片、银粒、松石、超级银链、超级松石链等组成。整套装扮服装和首饰多达6815件,虽数量庞大,但整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

现在的妇女褚巴由藏族传统羊毛面料氆氇制成,一般袖子较长,用色彩艳丽的蓝色绸缎做内贴边,穿着时将蓝色绸缎翻出显露在外。褚巴外的改巴面料用手工织成的牛毛绒布或绸缎制成,里料用羊羔皮,四周用水獭皮镶边,底部装饰红色、黄色、绿色边饰,天冷时披在身上可以抵御风寒,也可随时脱下当作坐垫使用。一般节日简装不需要穿改巴,只有在传统节日、传统婚礼或者大型宗教法会和祭祀活动中才需要穿戴全套,称为“宣切”〔1〕和“帕贵”,据村子里的藏民介绍,目前整个科迦村只保留下来7套完整的服饰,十分珍贵。

普兰传统妇女头饰最为独特,与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女性的“巴珠”完全不同,头饰主体呈月亮型,上面缝缀大量绿松石和密密麻麻的珍珠,中间三块圆形的金饰是天然形成而非人工锻造的。额头垂下四五寸长的由红色珊瑚和白色银片组成的珠串,端端地把整个面部遮住,酷似冕冠上的旒,半遮脸庞,给人一种神秘感。

2. 山野之歌:山南、林芝地区珞巴族服饰

珞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第二少的民族,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仅有4237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墨脱县和山南市隆子县等地。

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族织布技艺入选了第二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他们以野生植物纤维和动物皮毛为原材料,利用矿植物天然染料为纱线染色,再用传统的珞巴族织机织成布,然后缝制成珞巴族服饰。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和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的珞巴族服饰2008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林芝市申报的珞巴族服饰入选了第一批西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但此前不久,珞巴族服饰几近失传,甚至到2006年前后,当地人还几乎没见过传统的珞巴族服饰,即使后来见到了也不知该如何穿戴,珞巴族服饰一度濒临消失。

珞巴族妇女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下身穿盖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穿绑腿,上下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

珞巴族男子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氆氇长袍。博嘎尔部落男子的帽子用熊皮压制成圆形,别具一格。帽檐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张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这种熊皮帽十分坚韧,打猎时又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

珞巴族男女都喜爱系腰带,有藤编的也有用皮革制作的,上面缀有许多贝壳,还有用羊毛编的,带有各式彩色图案。腰带除用来扎系衣裙外,还用来悬挂小刀、火镰和其他铜、贝制作的饰物。在珞巴族部落中,男女都不穿裤子。妇女有的下身穿的筒裙是土布做成的,有的系以革、棕毛或谷草的编织物。珞巴族无论男女,一般都只围块窄幅的拼成毯状的布,将其围裹上身,长到膝盖上方,袒露一臂,在接口处的上端用竹签别牢,在重大节庆时他们还外加一件改巴。

3. 原始风情:林芝察隅县僜人服饰

僜人,俗称为“僜巴人”,是我国未识别的民族之一。他们集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林芝市察隅县,这里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平均海拔2200米,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边境县之一,与印度、缅甸等国接壤。察隅县僜人主要聚居在上察隅镇和下察隅镇,以下察隅镇居多。目前我国境内现有僜人1400多人。直到20世纪50年代,僜人还生活在深山野林里,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世世代代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与外界接触少,以捕鱼狩猎为生,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物资极度匮乏。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僜人才逐步走出山林,搬到河谷台地上,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60年代,政府将他们迁至山前谷地,从此他们就在此定居下来。

传统僜人男女上身均穿麻布或家织棉布制的无领无袖短衣,男子上衣多为白色或黑色,女子上衣有彩纹,衣长很短,仅遮住胸部,腰部袒露。僜人男女过去都习惯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赤足行走,男女均不穿裤,男子下穿遮羞布,女子下穿筒裙。筒裙多用彩色格子布制作,分为长、短两种,长短并用,长筒裙穿在里,短筒裙在外,长筒裙从腰下可延至脚面,短筒裙仅至膝下。男女多在上衣外面围一条披肩。衣服上的银饰、海贝等装饰品在过去都是通过部落之间的交换获取的,而珍贵的珠宝则是依靠家族遗传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僜人喜爱装饰,从头到脚戴有“格崩”(额饰)、“格恩”(项圈)、“伸白”(耳环)、“保温阿珍”(手镯)、“达亲”(脚镯)等多种装饰品。僜人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穿上他们的传统服饰。之前由于只剩几位老人会手工织造传统裙装布料,因此这种传统手工艺在有些村子已经失传。直到2007年僜人服饰入选西藏自治区级第二批非遗项目名录,濒临失传的技艺才得以受到重视和保护。

男子头上用两三米长的布缠裹一圈,盘于头顶,僜人称这种头巾为“格崩”〔2〕,老年人用黑色,青壮年用白色,格崩越长,盘的圈数越多,表示其越富有、地位越高贵。妇女戴金属“格崩”,分银制和铜制两种。金属片极薄,中间宽两端窄,形似柳叶状,表面有凸起的珍珠形和水波形花纹,戴上后刚好罩住前额。“格恩”即项圈,多用银币串连,极少数用石珠串连起来。女子脖子上挂满小珠串和银币串项饰,佩戴“八纹得刚”,其大小如核桃般,形状像小灯笼,在僜人文化里代表着吉祥。“伸白”即银耳环,也被称为“勾达白”,女子都戴喇叭状的中空耳鼓,体积非常大,将耳洞撑得很大。极少数老年人还习惯佩戴用竹节截成的环状竹筒耳环,有的还在竹筒上套几个金属耳环。竹筒耳环的使用要早于金属耳环,更加传统古老。“保温阿珍”和“打亲”,即手镯和脚镯,男女均佩戴。手镯都是银制的,多为扁条环状,有的为圆柱环状,还有的为一整个龙形,十分精美。脚镯有银制和铜制的,也有用竹条弯成的。

男子腰间佩戴砍刀和弓箭,都是狩猎时的常用工具。此外,男子还习惯佩戴长烟袋,有的用银制成,也有的用竹子的根和有花纹的木头制成。〔3〕男子还会背熊皮挎包,以狗熊头部皮子缝制,乌黑发亮,狗熊的两只耳朵恰巧留在皮包盖上。熊皮一定要自己捕杀的才行,以象征荣誉。兽皮在藏区一直有彰显英勇的意义,吐蕃时期赞普经常会以虎皮、豹皮、水獭皮奖励战绩卓著的勇士。〔4〕

僜人的传统服饰都是自纺自织,原材料以麻为主,也有少量的棉制品。有时候会直接用纱线的本色,有时也会将其染成红色和黑色。染色的工序在织布之前、纺好纱线后进行,染料来源于树皮,或松树和高粱壳混合。僜人的传统织机只有几根简单的木棍和窄条木板,织的时候织布人坐在地上,把经线拉直,经线的一端用小木桩固定在地上,另一端拴在织布者的腰间,类似于海南黎族的腰织机。

普兰科迦村妇女头饰和项饰

二、西藏边疆地区服饰类非遗特点

西藏边疆地区山高地远、人口稀少、环境复杂。这一地理特点形成了天然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影响,使众多富含历史价值的“活化石”留存至今。如普兰科迦妇女在表演宣舞时,一律穿氆氇长袍,内穿红、黄、蓝、绿、白五色布列,衣袖按照不同颜色依次露在外面,身后披一件缎子改巴,身前挂满了密密匝匝的珍宝珠串,大都是珊瑚、松石、蜜蜡、琥珀之类,短的垂到胸前,长的垂到膝盖,据说这是吐蕃时期女性服饰的活化石,〔5〕也有学者认为是象雄时期苯教文化的遗存,〔6〕总之,它承载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僜人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其传统服饰的研究,也为服装史研究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服饰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而生产生活方式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边境地区的服饰也是该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体现。如普兰科迦村妇女的服饰兼具农区和牧区特点的面貌。羊皮改巴是典型的牧区服饰品,一方面是因为羊皮作为原材料在牧区随手可得,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防寒保暖的功用。农区服饰则以氆氇、丝织品为面料,丝织品一般从邻国尼泊尔引进,相比于羊皮更加轻便,便于劳作。如此亦农亦牧且融合了不同文化区域、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特点的普兰科迦村妇女服饰在阿里地区乃至整个西藏地区都独树一帜。再如珞巴族服饰充分利用取自大自然的动植物作为衣服的原材料,佩戴的饰品多用兽骨、兽牙、兽皮制作,带有强烈的远古采集、狩猎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当地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对于蓄发的僜人来说,格崩可以起到固定头发不易披散的作用,更便于在深山密林中活动。

西藏边境地区的宗教信仰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非遗文化的影响巨大。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珞巴族、僜人由于生活在高山峡谷之中,所以信仰原始宗教。普兰科迦村妇女服饰只有在大型宗教法会和其他重要场合才会穿着整套服饰,村子里还保留珍贵的老褚巴,形制与装饰手法跟现代的褚巴有很大不同,袖口依次用蓝色、红色、白色、黄色条纹作为装饰,领缘也同样按照蓝色、红色、白色、黄色的顺序装饰成三角形,再用蓝色布条做绲边。无论是四色装饰还是蓝色袖口贴边,都具有原始苯教的色彩。珞巴族的先民们认为,他们自身与自然界的某些动植物和使用工具有着一种神秘关系,并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祖先,于是产生了祖先崇拜。地处高山峡谷中的珞巴族,十分崇拜山神,在他们的观念中,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都是乌佑〔7〕。隐居的处所,山上生长的植物、栖息于林间的动物,都由乌佑管辖。对于虎、狮、蛇、狼等凶猛的动物,人们又赋予它们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因此,人们将动植物图腾置于衣服首饰之上,除实用装饰的作用外,还起到护身符的作用。西藏边疆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文化上的交融也是边疆服饰非遗的特征。普兰科迦村妇女服饰的五彩底纹与尼泊尔的翁洛绒巴服饰相关,并且,配饰中的珊瑚、玛瑙、琥珀、珍珠等也需要通过与尼泊尔交换而获得。另外,服饰中用到的丝织物一般也是从尼泊尔引进的。除此之外的其他类别的非遗项目也同样体现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普兰科迦村妇女羊皮改巴(正面)

普兰科迦村妇女羊皮改巴(背面)

三、西藏边疆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然而,也正是由于边境地区山高地远、人口稀少、环境复杂的地理特征,对该地区非遗项目的研究以及传承造成了阻碍。丰富多样的非遗对应的是相关研究对象的稀缺和研究资料的有限。如:完整的米林珞巴族服饰最初在整个米林县也只存在不足十套;普兰科迦村妇女服饰目前只有7套完整的传世品,由于经由代代相传且价值十分昂贵,服装和配饰已变成不可复刻的存在。西藏边境地区的门巴族、珞巴族、僜人都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传统技艺基本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如今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淡漠,使得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同时,边疆非遗的稀有性也决定了其保护难度之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西藏边疆地区的非遗保护在多角度、多领域也展开了许多有益探索。

1. 博物馆(陈列馆)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宣传

在非遗保护的众多工作之中,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记录、整理和传承是重中之重。对珍贵的、濒临灭失的非遗实物和资料进行征集、收藏和保存,能够为非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察隅县下察隅镇僜人新村有着世界首个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就是为了留住这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人口稀少、民风独特却尚未被识定的族群的历史与民俗文化。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僜人新村村民夏电夏说:“得让后代人了解僜人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不忘自己的根,这也可以让外界了解我们这个族群。”他是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建立者,同时也是自治区级传承人,他耗时二十多年自筹资金创办了这座民俗文化陈列馆,陈列了两百余件带着僜人历史和生活足迹的物件,见证了僜人的传统文化。陈列馆内所有的物件都是过去僜人用过的,如锅碗瓢盆、捕猎工具、生活用品、传统服饰等,被分门别类又集中地展示在陈列馆内,夏电夏为了收集这些物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挨家挨户到僜人家收购旧物件。为了一件珍贵的旧物,夏电夏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来到某一户僜人家中,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这户人家将旧物件卖给自己,让它保存在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中,让子孙后代记住僜人历史文化,让外界了解这个极少数族群留给世界的多元文化瑰宝。他的愿望实现了,如今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僜人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博物馆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增加了手工艺品的销量。

2. 手工艺传习馆带动生产性保护

珞巴族服饰制作一度成为濒危技艺,过去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寥寥无几,再加上耗时长、市场小,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最艰难时村子里只有三四位老人会制作。后来,传承人将珞巴族服饰制作项目进行了推广,建起米林珞巴族服饰工坊,鼓励年轻人学习珞巴族纺织技艺,并且将制作出来的产品对接市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加了珞巴人民的收入。2007年,南伊乡才召村仅剩的几个会制作珞巴服饰的村民,开始招收学徒,传授珞巴服饰制作技术;2008年,珞巴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着这股东风,珞巴服饰非遗传承人达娃带头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珞巴服饰制作与销售。2012年,由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在林芝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这个项目为珞巴服饰传承带来了资金扶持、市场资源和生产技术。如今,达娃收了20个徒弟,都是本村村民,他们除了学习传统的珞巴服饰制作技艺外,还兼学珞巴竹编和织布技术。达娃介绍说,现在一套完整的珞巴服饰在市场上要卖到1.3万元左右,而且还要提前预订。然而,由于传统珞巴服饰中的不少部件需要采用熊皮、羊毛等动物皮毛制成,为了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保持服装传统设计风格,作为传承人的达娃一边积极寻找新的替代材料,一边引导传统手工艺与消费市场相适应。“珞巴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引导传统手工艺制作与市场良性结合,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珞巴文化,才能让珞巴服饰更好地传承下去。”达娃说。

2016年6月,米林南伊珞巴织布工坊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该传习基地还成立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珞巴博噶尔传统手工艺制作有限公司,吸收本地村民参与其中,为当地群众增收开拓了新的路径。

3. 设计是非遗保护的强大助推器

设计,是整合技术与艺术的工业化手段。非遗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形式、功能与市场的问题,正是设计应该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与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对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设计者从设计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追溯非遗传统手工艺的过去,关注其现状并结合当代生活方式赋予其未来发展的土壤。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的充分交流,需要非遗传统手工作坊与现代生产方式的优势互动,还需要弥补传统文化的脱节,以唤醒迷失的消费者。非遗传承人、设计师、政府人员之间配合默契,由非遗传承人传授传统技艺,设计师将其变为可供大众日常使用的创意产品,在“生产性保护”基础之上求发展,将非遗项目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投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非遗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这对服饰类非遗项目更加适用。2012年,设计师盖宏睿与西藏林芝结缘。从起初的几次、几十次往返于北京与林芝,到最后全年常驻林芝,盖宏睿和她的设计团队将工作室从繁华都市搬到了辽阔高原。她主张:“生产性保护不能离开原住地发展,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到文化背后,要协助地方搭建完善的商业模式。”设计团队在林芝县真巴村建立了“林芝藏族服饰纺织工艺传习示范基地”。该村保留有制作工布藏族服饰自用的生活习俗,全村47名妇女接受训练后熟练掌握了三十多种手工缝制技法,具备了支持创意设计加工制作的能力。林芝的非遗保护以服装纺织为切入点,经过三年多的艰难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保护了一批非遗项目,带动了一批农牧民就业,救活了一个老企业,探索了一条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0年11月,设计师兰玉在探访藏区的工坊时,发现很多藏区村落的女性都想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氆氇来赚些生活补贴,但却存在诸多困境:一是销售方面遇到瓶颈,织造出来的手工艺品滞销在工坊里面;二是部分女性没有渠道进行系统的手工艺学习;三是交通不便,精力有限,去离家较远的工坊上班无法兼顾家庭。所以,她也在思考如何在传承西藏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改善藏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提升藏区女性的自我价值。2021年,兰玉与水滴公益基金共同发起基金募集计划,即“兰玉&水滴女性及儿童发展专项基金”(迦公益)。该项目从培训当地女性的手工艺着力,为藏区女性捐助织造机器,聘请专业老师培训她们掌握相应的织造技术,并制成可售卖的艺术品,从而获得收入,以改善女性手工艺人的家庭条件。藏区女性手工艺人通过手工艺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的15%将定向捐赠给“迦公益”,用于对藏区女性及儿童的资助。此外,迦公益也会通过捐助医疗器材及教育器材,助力女性的健康医疗及其子女的教育成长。

通过设计的助力,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手艺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看到了非遗项目中蕴含的无限能量。这一系列的设计实践,更好阐释了边疆地区非遗项目的当代价值,增强了文化认同,同时提高了传承人群的文化自信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释:

〔1〕宣切:藏语音译,特指当地妇女跳传统舞蹈宣舞时穿戴的服饰,阿里地区的“宣舞”同样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主要流传于阿里札达县、普兰县和日土县,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

〔2〕陈景源《僜人“格崩”探析》,《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第47—52页。

〔3〕王思亓、王航、仁青巴宗《僜人社会文化变迁调查——以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为例》,《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第1—6页。

〔4〕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简明通史》,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5〕廖东凡《藏地风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6〕伍金加参《试论阿里普兰妇女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征》,《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145页。

〔7〕珞巴人民将精灵、神灵、鬼魂、妖魔等都统称为“乌佑”。

陈果 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

刘琦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2年第6期)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