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服装品牌大楼营业时间(武汉服装品牌厂家)

日前,本地媒体关注了傅氏兄弟建立的两大武汉服装品牌。这两大品牌的销量双双进入全国女装前十,并且入选湖北省第三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这两个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汉派服装崛起时创立,也经历了本世纪初汉派服装衰微。艰难求存之后,它们等到了汉派服装复兴,打下一片天地。更多与他们类似的企业则在当年的起落兴衰中湮灭无踪。


汉派服装的崛起


改革开放初期,是武汉服装企业的的原始积累阶段。许多武汉本地小企业依靠贴牌生产、外贸加工掘到了第一桶金,并据此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这个历程持续了近十年时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武汉服装产业一路繁盛,全市服装企业由100多家发展1600多家,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并且打出了“汉派服装”的名号。

在汉派服装出现之前,中国服装市场上能称为“流派”的只有两派: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和以广东为代表的“粤派”。历史上,武汉的服装行业技术风格由来自宁波的“红帮”主导,并没有产生出本土服装流派。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初“汉派服装”的崛起,是武汉轻工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飞跃。

就在汉派服装声望到达顶峰时,有专业人士总结了武汉市服装业兴起的三大优势:区域优势、消费市场优势、以商带工优势。

前两者,重在武汉便捷的物流环境以及对中部地区消费市场的辐射力度。这其中,包括汉正街在内的一系列“服装街”的出现,纷纷以“前店后厂”的模式运作,为汉派服装铺货中部地区提供了良好支持。关于“服装街”,今后有机会可以专门讲述。

第三点,则与当时武汉商业企业改革步伐领先全国,密不可分。

在上世纪90年代,北方的服装企业没有南下的意识和能力,深圳当时才刚刚开放,全国还没有出现强势的服装集群。武汉凭借地理和商贸优势,在全国服装行业快速崛起。此时,以武商集团为代表的众多武汉百货,相继成立服饰部,开始寻找并引导本地有实力的服装品牌进驻商场,正是依靠百货业的推动,武汉服装业逐渐迎来发展的辉煌期。”

事实上,“汉派服装”这个概念,也是由当时的武商集团管理层提出。

1994年,武商集团组织了十多家武汉服装企业打出“汉派服装”的旗号,参加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同时组织汉派服装企业前往上海、西安、沈阳、广州等地举行展销活动,汉派服装名号由此在全国打响。

当时在武汉各大商场销售的服装,九成以上都是武汉本地的服装品牌。如“太和、雅琪、隆翔、中英、红人、爱帝、鹤翔、元田、劲松、冰川”等等,覆盖的面也包括了正装、女装、羽绒服、内衣等多个领域。

巅峰时期的汉派服装,全市服装企业高达2000余家,在设计上被定义为“兼容并蓄、四季分明”,在经销上则有“质高价不高,经销短、平、快”的特色。

然而,这些特色也为后来汉派服装面对冲击时候的弱势埋下了伏笔。


世纪初的冲击与挫折


本世纪初,深圳、温州、宁波等地的服装业日益强盛,汉派服装在外部面临严重冲击。此时,汉派服装的弱势开始显现。

首先,拥有2000多个品牌的汉派服装,当时80%的产能放在了职业女装上,企业缺乏鲜明的个性风格、独特的文化理念,产品定位趋同,内卷十分严重。

在上世纪90年代,武汉依靠优势地理位置,在服装的款式设计方面,紧跟深圳、香港的潮流趋势。依靠抄版,让当时的汉派服装在市场上风生水起。所谓“快时尚、平民化、物美价廉”是当时汉派服装的最大特点。当时的汉正街,早上抄版,下午这款服装就能卖出去。

而当面临外部强力竞争时,这些特性让本地市场更加内卷,作用乏善可陈。在单纯需要“服装”的年代,即使是跟风,汉正街的女装一样好卖。但当其它服饰品牌纷纷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国外品牌也抢滩中国市场时,汉派服饰竞争力锐减,只得被迫不时进入大肆甩卖、打折状态。

此外,服装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设计创意的产业。但在汉派服装起家时的低端竞争中,各企业的设计师仅仅作为“版型收集者”而存在,服装的设计、生产、销售都是由厂家一条龙完成。设计师只是从市场上收集回各种各样的版型供经营者参考,最后由经营者以个人经验来判断、拍板。

这样的运作状态,让汉派服装在本世纪初被打上了“抄袭严重”、“价格便宜”的烙印,逐渐在服装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被甩下了车。

此外,汉派服装企业还具有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的普遍问题:经营者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不高,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很常见。这种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缺乏中长期经验战略,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为有限。

一系列的不足,让汉派服装自新世纪初就渐渐走向衰微。卖场里,一边是服装甩卖打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汉派服装品牌被清理出卖场。


贴牌经营留下火种


面临危局,汉派服装也做过不少努力。

本世纪初,武汉市发现武汉2000家服装企业的产值比不上宁波4个服装企业集团时,曾经尝试以政府引导的手段,让小企业同大厂实行分工协作,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分工协作,实行资源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把几个有竞争实力的汉派服装品牌集中做大,从而使汉派服装聚合成强大集群,形成规模经济。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得到落实。

也有的企业积极进行改革,比如汉派服装的领头羊之一“太和”,本希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却在并不规范的管理体制中元气大伤,权力的下放导致漏洞百出,严重影响了经营管理。之后,企业艰难求存,直到数年后才重新站稳脚根。

更多的企业选择了一条务实求存的道路,积极投身于贴牌代理。如“鹤翔”代理香港“攻”品牌,“思哲”代理香港“名典屋”,“中信制衣”代理香港“禾曼”,武汉雅琪也与韩国体育品牌联手贴牌生产运动休闲服装,等等。

从长远看,这个方向虽然让汉派服装在市场上式微,但至少确保了一批市场主体的存活。本文开头提到的傅氏兄弟,当年也是用自有品牌“佐尔美”代理下意大利品牌“乔瓦尼”,这才有了之后的翻身仗。


后记


2007年后,随着一部分有实力的武汉服装企业熬过低谷,汉派服装开始了复兴之路,直至今日。这个故事说来话长,改日再叙。


参考资料

《汉派服装的兴起及发展思路》,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1995.09.15

《异军突起的汉派服装》,中国对外贸易,1996.11.05

《汉派服装的特点透视》,中国纺织经济,1997.03.20

《汉派服饰走向何方》,今日湖北,1999.11.15

《武汉市服装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学习与实践,2000.04.15

《汉派服装该如何形成拳头》,湖北日报,2000.06.23

《汉派服饰处境尴尬》,湖北日报,2000.08.28

《汉派服饰为何遭遇尴尬》,湖北日报,2000.10.08

《汉派服装为何沉沦》,今日湖北,2002.03.15

《武汉服装业贴牌代理盛行》,中国纺织报,2003.09.23

《中小服装生产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28

《近30年汉派服装研究综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06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