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羊毛衫品牌推荐(妈妈羊毛衫品牌)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故园一角 摄影 姚孝平

我出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穿的衣裳都是买了布请人做的。我母亲学裁缝出身,是远近有名的“裁衣师傅”。她的房间,半间用来摆她的家当。门口是台老式缝纫机(俗称“洋机”),紧挨着的是拷边机,后面是裁剪的桌子,中间放衣架,墙上挂着米色皮包。做完农活后的母亲,一会站着裁剪,一会低头踏洋机,一会弓腰用熨斗烫衣服。更多时,母亲坐在洋机旁,全神贯注,“咕嗒咕嗒”的响声成了家里最美妙的音乐。

这台洋机是母亲的嫁妆,当年流行的结婚三大件之一,时髦也实用。村上大多数妇女只会简单缝补,只有母亲能用这台洋机挣钱养家。这种旧式洋机是一张长方形小桌,里面空,中间有个长方形洞,乌黑的洋机头正好嵌入,右脚边有个轴承,一根皮带连接洋机头右上角的圈,靠双脚前后踏带动轴承转动。村民要做衣服,就上门和母亲说:“美金呀,我要做件衬衫。”母亲问仔细后,拿卷尺量尺寸,然后拿着她给的布,笑着回一句:“你过三日来拿。”母亲人缘很好,技艺过硬,村上妇女常来白相,围在母亲的桌边扯着各种颜色的布聊天说笑,笑声和洋机的声响一起传得很远。看到衣服架上挂了件新衣服,有的妇女马上喊起来:“这件介漂亮,美金,我也要做件。”母亲坐在洋机旁,微笑着回应:“你要排队了,有好几个也要做这件。”

有的人家要做的衣服多,家又远,就请母亲上门。母亲背一个米色皮包,踏着自行车就去了。洋机由这家来人抬去。很多时候,见有人把洋机抬走了,我拼命哭。母亲只好把我也带去。

我从小到高中的所有衣服裤子,全部由母亲用她的洋机缝制。有一个会做衣裳的母亲,我很骄傲,洋机也成了我崇拜的物件。后来,桐乡羊毛衫产业兴起,裁缝变得十分抢手。几个老板常晚上拿着一袋袋半成品来我家,要母亲拼成成衣。为赶进度,1995年母亲花2500元买了台米色的电动洋机,双脚只要放在踏板上,一按电钮,就动了,省时省力。母亲于是日夜扑在新洋机上,“咕咕”的急促声没日没夜响着。老板要得急,母亲只好通宵。农村的夜很深,所有人都早已睡觉,只有母亲一人还扑在洋机前干活。好几次母亲累得倒在衣服堆里睡着了。这深夜独自奏着的洋机声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母亲脑子很活,她也嗅到了羊毛衫商机,买来布角料,用洋机缝成衣服,拿到濮院羊毛衫门市部寄卖,每件十几块。母亲靠着这小小的洋机拼命做衣服,养活一家人,给我买好吃的,还有书和玩具。所以,我家的经济状况当时比村上大多数人家要好,在村坊上第一家买电视机。母亲当年漂亮,能干,头脑活络,村上很多妇女都很羡慕。洋机,在我的家庭和我的童年记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承载着一个普通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通过踏实努力致富的梦想。

也是1995年,我小舅去世,舅妈带着两个孩子,又无一技之长。母亲把舅妈叫到家,教她做衣服。两个月后,舅妈就到服装厂上班了。可怜母亲,不到两年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许和她长年累月过度踩洋机有很大关系),到处求医,再也踩不动洋机了。后来,母亲只能躺在床上天天盯着心爱的洋机了,这是她一生最爱的物件,那“咕咕”的响声是她的生计、全家的希望。最后,为治病买药,母亲忍痛将电动洋机以400元的低价卖掉了。

如今,母亲的房间里都是灰尘,那台旧洋机的头也不见了,剩下一个空壳,里面堆满了各种止痛药瓶。母亲离开我已19年,活到今天也才64岁。母亲的房间,还是她活着时的样子,未曾搬动过一物。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