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淘宝和京东货源一样吗是真的吗,京东和淘宝的货源一样吗?


记者|杨松 编辑|江昱玢


2022年刚过去仅一个月时间,京东小米两大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关闭了旗下社交电商平台。


1月17日,小米旗下社交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将于2022年3月17日10时终止运营;仅隔一天时间,京东的“东小店”以同样理由告知用户,其将于2月28日关闭。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由明星张庭林瑞阳夫妇创办的“庭秘密”深陷传销危机,这个自称注册用户超500万的App,也是生活消费品社交电商平台。


更早时间,有着“社交电商第一股”云集(YJ.US)发公告称,连续30个工作日的收盘价低于1美元,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


巨头争相逃离,明星加持的平台前途未卜,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低迷。社交电商怎么了?



微信用户高速增长期,社交电商也曾是资本重金布局的赛道。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8年该行业融资总额高达109.3亿元。2019年,云集成功赴美上市,有品有鱼与东小店也在这一年成立。


曾在直销公司出任高管,有着社交电商从业经验的富余告诉《21CBR》记者,若以拉人头“分享赚钱”为目的来定义社交电商,早在云集上市的2019年,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


偷师传统直销模式,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裂变出的社交电商,借助微商大V画出一个个“喜提玛莎拉蒂”大饼,迅速崛起。而在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挤压之下,大饼梦破灭,其亡也忽焉。


以下为富余自述,内容有删减。



01


平台——小米们不赚钱



小米旗下的有品有鱼关闭并不意外,平台不赚钱。


我有位朋友给平台供货,长时间卖不出几件商品。从供应商考虑,交好几万押金,一个月只卖几件货,肯定不愿意再投入。


从大方向看,在云集上市的2019年,小米与京东觉得模式已经成熟,同时入局。实际上,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从定义上看,直销本质是跳过中间商,把产品直接带给消费者,是以人脉为基础的营销;而社交电商,则是微信等社交平台发达之后,“直销模式”逐渐转移到线上,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好友分享商品链接。


人脉累积,需要长周期培育。而以社群承载的社交电商,在资本与技术等因素推动下快速起量,也在短时间内消耗掉人脉。


某社交电商平台的招募海报


直销模式,归根到底是“抢人头”——做微商也好,社群也罢,都需要一个大的IP。


社交电商火起来时,平台都在争夺有影响力的团队,不惜花数百万招揽大V团队,快速推高平台业绩。


很多大IP不用卖货,带着人脉在不同平台来回切换。社群大V快速拉一个几百人的群,给群员上课,通过营销话术收割部分交费会员。再拉一拨人,循环往复。


大V是挣钱了,没有后续服务,会员被吃干抹净之后,无奈成为接盘者。


这种操作模式下,导致社交电商平台运营成本过高,购买货品与人流均需要支付大笔资金,小米们是不赚钱的。


而韭菜终有收割光的时候,平台支付大笔费用拉来的人,难形成持续购买力。


从消费零售领域的“人货场”三大要素看,社交电商模式原有的基础,在快速流失。



02


人——没年轻人“接盘”



早期,直销行业兴起时,市场上商品种类偏匮乏,人们获取信息渠道有限,通过强个人的人脉关系,投身其中者也有赚到钱的。口口相传的造富“神话”烘托下,行业齿轮得以持续转动。


到了社交电商时代,商业模式并没有改变:商品还是原来那些品类,同样是多层级分销(注:超过三级通常被视为传销,为我国法律所禁止),一样的现金激励。对于年轻一代,模式没什么吸引力了。


过去直销模式,不管是通过发传单拉陌生人,还是拉亲友入伙,通过线下各种活动,还能沉淀一定的熟人关系。


线下活动,行业称之为“聚气聚力”。



从事这一领域,外界某种程度上会戴着有色眼镜,这一群体在经济与精神上承受双重压力,需要通过参与线下活动与同类交流,一方面抱团取暖,并找到可仰望的榜样作为坚持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社交电商天然带有O2O属性,线下与线上结合,建立信任基础。持续两年的疫情,影响线下活动开展。


社交电商拓客模式,变成在社交网络中粗暴拉群画饼,挣钱难,新人参与动力不足。收到别人发的平台商品链接,最直观的反应是,你要赚我的钱了。


实际上,在社交媒体上,无论是影响力大的KOL还是偏小的KOC,有更多赚钱的途径,比如直播带货,为品牌方撰写软文等。这些方式远比深陷“拉人头”的社交电商,更简单也更体面。



03


货——商品暴利不再



社交电商的产品,多数为暴利的化妆品、保健品等,均是高毛利商品。


我们内部曾交流过,化妆品进货价在1.5折-2折,才敢玩多层级销售。


如此看来,号称不做广告、没有经销商的社交电商,流转效率并不高效。当然,很多社交电商平台卖的是人头费,而不是商品。


此前,市场商品并非极大丰富,业务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搞定老板,类如让公司采购动辄上万台空气净化器等。


现在,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再发生。


不管是京东平台,还是拼多多的直播间,产品价格一目了然,太多品牌可供选择。这些商品在价格、售后等方面,吸引力远高于“微信好友”强推的产品。


从聚焦“五环外”人群的拼多多,到近两年兴起的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新的商业模式崛起,供需两端的中间层级数大幅度减少。凭借流量优势以及国内强大的供应链,平台将商品性价比玩到极致。



比如,我老爸刚在拼多多上买了个多功能充电宝,不仅仅配齐了各种数据线,还有照明功能。类似这样的产品,让消费者认识到,以人脉强推的高价产品是在收智商税。


上述众多平台上,商品信息极度透明,高性价比商品触手可及。消费者变得更为精明,任凭你口若悬河,也难说服别人。


所以,现在主打社交电商渠道的产品,多集中在养生保健领域,通过一套套话术吸引用户。



04


场——人脉效应消退



社交电商销售场域多在微信聊天框,或是通过线下面聊。本质是把长时间积累的人脉变现,完全依靠个人信任背书


反观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则有多重信任背书。


以直播电商为例,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及平台主播共同构建的场域中,信任值远比单人信誉要高。他们对品牌方的影响力更大,往往能拿到更有竞争力的货源。


事实上,很多嗅觉灵敏头部社交电商大V,早将精力转到直播电商领域。


像张庭、林瑞阳夫妇,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上千万粉丝。不过,他们与一般带货主播仍有区别,内在模式还是社交电商那套——许以重金提成,诱导用户到自建平台购买产品。



某TST代理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代理他们的产品很难盈利,大量囤货、发展下线,存在传销嫌疑。


此外,正规的品牌方亲自下场,加大力度收割社交平台上的私域流量。加上微信对于微商行为的打击,拉人卖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一方面是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新模式冲击,微商暴富神话不再,也难吸引新人加入;另一方面,游走在灰色地带、靠拉人头收取会费的社交电商,在互联网遭遇强监管的大背景下,风险也随之增大。


当这种模式沦为鸡肋,小米、京东此时关闭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也在意料之中。


(富余为化名)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