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东塍镇生产的彩灯占据了全球市场37%的份额。今年以来,彩灯行业市场大好,外贸订单持续增长。为进一步帮助企业扩大产能,抢抓市场风向,我市根据彩灯产业劳动密集型特点,搭乘“共富工坊”东风,将需要依靠人工的环节进行外包,形成“企业+工坊+家庭户”的“接力”生产模式,以产业带动区域共富。
每天下午1时,是东塍镇屈家村村民屈乾阳雷打不动的送货时间。原先在工厂从事仓管工作的他,回家进行彩灯加工点创业已经有两年了。从各家彩灯企业“接单”拿货、给周边的群众“派单”送货就是他目前主要的工作。两年间,依靠这小小的彩灯和反复的“接单”“派单”,屈乾阳不仅自己住上了新房子,也让周边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加入“共富工坊”体系后,他的干劲更足了。
“我从‘共富工坊’接单后,将灯泡、铜丝这些彩灯原材料通过烫灯机加工成半成品灯串,然后再分发给家庭户,由他们手工完成灯串的零部件安装。只要保质保量完成产品交付,大家都能赚到钱。”屈乾阳简单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的“致富经”。他说,制作灯串一共有11个环节,以前全靠手工完成,现在都交给了烫灯机。他一共投入50多万元,购置了8台烫灯机,每天有20万颗左右的灯泡被制成灯串,生产效率较从前提升了150%。而家庭户要做的零部件安装环节则是“零门槛”,往往是闲置在家的家庭妇女、老人“赚外快”的主要途径。目前,依靠这颗小小的彩灯,屈乾阳的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比原先在外面打工翻了3倍,而每个家庭户平均也有3万元的年增收。
“共富工坊”上线以后,不仅帮群众做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加法”,也为企业做好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减法”。
位于东塍镇内的浙江长烁灯饰有限公司,是当地的彩灯龙头企业,产品种类多达5000多种,90%的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年产值近2亿元。该公司财务部经理侯黄英告诉记者,彩灯行业存在明显的生产淡旺季。旺季时所需的工人近700人,而淡季100多人就能保障生产运行。如果全年按照旺季去“养工”,那么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与此同时,“招工难”一直都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在此情况下,“共富工坊”就是一场“及时雨”,将人工生产环节进行外包,不仅能保障全年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比“养工”要低。目前,他们公司超过70%的产品外包给了临海、三门、黄岩的300多家加工点,年产量突破千亿颗。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塍镇共有300家彩灯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年产量达60亿颗。“共富工坊”的模式启动以来,盘活了全镇60%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了800户家庭年均增收2.2万元。
本文来自【中国临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