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阎王漫画免费阅读,代理阎王漫画免费?

司马貌怀才不遇,一篇《怨词》传到了天庭玉帝那里,玉帝给他六个时辰代阎罗断案,引出了一个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

话说东汉灵帝时,蜀郡的益州,有一秀才,复姓司马,名貌,字重湘,天资聪明,读书一目十行,八岁下笔成文。

本郡选他赴京应试神童,结果,因年轻狂傲,在考场与考官一言不合,出言不逊,被考官发回老家。

等司马貌年岁渐长,开始深深懊悔自己当初的轻浮之举。因此,开始谨言慎行,闭门读书,不问外事。

后来,司马貌双亲去世,在家守孝六年,深得邻里乡亲的褒奖称赞 。

乡里屡次推举他任孝廉、有道等职位,但都被有权势者夺去,司马貌因此悒悒不得志。

光和元年,汉灵帝昏庸无能,卖官鬻爵。将官职按尊卑高低明码标价出卖。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司马貌家中贫困,因此一直无人提挈,就这样一直到他五十岁,空有一腔才学,屈埋于众人之中,心中抑郁不平。

这天司马貌酒醉,便取文房四宝,且吟且写,写成《怨词》一篇。写完,感觉还不解气尽兴,又写八句:

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

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

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

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写完弃笔,仔细端详自己所书,又吟哦了数遍,愈加愤懑,拿起诗稿,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灵,如何回答我!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就是把我放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

说罢,将诗稿焚烧殆尽,趴在桌上,渐渐睡去。


只见七八个鬼卒,青面獠牙,从桌底下钻出,将司马貌戏侮了一番,说道:“你这秀才,有何才学?竟敢怨天尤地,毁谤阴司!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司马貌说:“你阎罗王断事不公正,反怪他人谤毁,有这种道理吗?”

众小鬼不由分说,一齐上前,扯胳膊拽腿,把司马貌拖下来,就拿一条锁链往他脖子上套去。

司马貌大叫一声,清醒过来,出了一身冷汗。只见油灯一盏,半明半灭,好不凄惨!

司马貌连打几个寒禁,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就叫妻汪氏:“给我拿杯热茶来吃。”汪氏送茶过来,司马貌吃了,感觉神情倦怠,头重脚轻。汪氏扶他上床。

次日,司马貌已经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也不知是什么病症。等到黄昏时分,口鼻已无气息,直挺挺得像死了一般。

汪氏大哭一场,见他手脚尚软,心口处还有些微热,也不敢动他,只是守在他身边,哭天哭地。

《怨词》传到天庭,司马貌因狂言惹怒玉帝

原来司马貌写了《怨词》,并在灯下焚烧,被夜游神发现后,上奏了玉帝。

玉帝看了,勃然大怒:“世上之人的爵位官禄浮沉,关系每个人的气运。依你说,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有才显荣,无才者黜落;天下世世太平,江山也永不更变了?真是岂有此理!小儒见识不广,反说我天道有私。速速将其治罪,以儆妄言之辈。”

这时太白金星启奏道:“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气高却运气差,抑郁不平,所以才有此言论。如果按照福善祸淫的常理,他所说也未必没有道理,可酌情宽恕。”

玉帝说:“他想当阎王,把世间不平之事更正,也太狂妄了!阎罗王岂能是凡夫俗子可当?阴司案卷堆积如山,十个殿的阎君,整天埋头断案废寝忘食。偏他有什么本事,要来给一一更正?”

金星又奏道:“司马貌口出大言,必有大才。若说这阴司之案,的确也有不平之事。几百年滞压在狱中许多案件,有的还没有经过审判,经常看到地狱中的怨气都冲上咱们天庭了。以臣愚见,不如将司马貌押到阴司,让他暂且替阎罗王审案半天。如果断得公明,将功恕罪;倘若断的不公不明,当即行罚,他也就心服口服了。”

玉帝准奏,即命金星奉旨,到阴司森罗殿,命令阎君即刻勾司马貌到来,暂借王位给司马貌。只限一晚——六个时辰,让他审理狱案。

如果断得公明,让他来世大富大贵,以补偿他今生的抑郁之苦;若无才审案,就把他打落到地狱,永世不得转人身。

阎君得旨,便差遣无常小鬼,将司马貌勾到地府中来。

司马貌见了小鬼,全然无惧,随之而行。到森罗殿前,小鬼喝教下跪,司马貌问道:“上面坐者何人?让我去跪他?”

小鬼道:“此人乃阎罗天子。”

司马貌听说,心中大喜!叫道:“阎君,阎君,我司马貌很早就想见你,以吐胸中不平之气,今日幸会相遇。你贵居王位,有左右判官,又有千万鬼卒,牛头、马面,有这么多鬼辅助你。而我司马貌只是个穷秀才,孑然一身,生死由你决定。你可不能以势相压,咱们必须是平心论理,理胜者为强。”

阎王说:“寡人身为阴司之主,凡事皆依天道而行。你有何德能,便要取代我之王位?有什么案件需要更正?”

司马貌说:“阎君,你说奉天行道,天道以爱人为心,以劝善惩恶为公。如今世人越是吝啬刻薄的,你偏让他财积如山;有才干想干一番事业的,你偏让他赤手空拳;有恶毒坑害人的,你偏让他处富贵之位,任其肆虐施暴做恶;有忠厚善良的,你偏让他吃亏受辱,不遂其愿。行善者,常被作恶者欺凌;有才者,反被无才者欺压。有冤无处诉,有屈无法伸,这都是因为你阎君断案不公所致。就像我司马貌,一生苦志读书,力行孝悌,有什么不合天理之处?却教我终身蹉跎,屈于庸流之下。像这样颠倒贤愚,要你阎君有何用?如果让我司马貌坐在森罗殿上,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多不平之事?”


阎君微微一笑,说道:“天道报应,或迟或早,或明或暗:或回报在前生,或回报于后代。假如富人吝啬,那是富人前世行苦所致;如果今生悭吝,又不种福田行善,来生必受饿鬼之报。贫穷的人也是由于前生的业障,或得来不义之财,受享太过,以致今生穷苦;如果随缘行善,来生依然丰衣足食。

由此而推,刻薄者虽今生富贵,难免堕落;忠厚者虽暂时亏辱,注定会显达。此是一定的天理,又何疑惑的?

人,只能看见眼前,天,才能看见久远。人类往往猜不透天机,以致于你们纷纭议论,这都是由于浅见薄识所导致的。”

司马貌说:“阎君既然说阴司报应不会漏掉,那阴间岂不是没有冤鬼?你敢拿出从前案卷,让我一一稽查么?如果事事公平,人人心服,我司马貌甘心接受妄言之罪。”

阎君道:“上帝有旨,将我王位,暂借你六个时辰,让你审理狱案。如果断案公明,还你来生之富贵;倘若无才判问,即刻打入地狱,不得人身。”

司马貌说:“玉帝果真有此旨意,正合我愿啊!”

当下阎君在御座起身,唤司马貌来到后殿,戴上平天冠,穿上蟒衣,束上玉带,装扮出阎罗天子的样子。

鬼卒打起了升堂鼓,喝道:“新阎君升殿!”善恶诸司,六曹法吏,判官小鬼,齐齐整整,分立两边,司马貌手执玉简,昂然而出,升于法座。

诸司吏卒,参拜完毕,禀问要审理何时的案卷?司马貌想:五岳四海,多少生灵!玉帝只给我六个时辰管事,如果不能及时结案,以为我无才了。

司马貌想了想,心生一计,便对判官分付:“寡人奉帝旨管事,只六个时辰,时间仓促。你可取出从前案卷来,若有天大疑难案情,积累百年不能决断的,让寡人来给判结几件,也给你们阴司管事的,做个榜样。”

判官回道:“只有汉朝初年四宗文卷,至今三百五十余年,未曾结案。”

司马貌说:“取案卷上来。”判官捧卷呈上,司马貌揭开看时,只见:

第一宗 屈杀忠臣事

原告:韩信、彭越、英布;

被告:刘邦、吕氏。

第二宗 恩将仇报事

原告:丁公,

被告:刘邦。

第三宗 专权夺位事

原告:戚氏;

被告:吕氏。

第四宗 乘危逼命事

原告:项羽;

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司马貌审览完毕,呵呵大笑道:“什么样的大事,为何几百年都不能结案?你们六曹吏司,都该问罪。这都是向来阎君因循耽搁的缘故。寡人今夜都给你们断个明明白白,让你们心服口服。”

随叫当差的鬼吏,照单开四宗文卷原、被告姓名,一齐传唤到庭,依次听审。

司马貌审案,震动了地府,闹遍了阴司。有诗为证:

每逢疑狱便因循,地府阳间事体均。

今日司马新气象,千年怨气一朝伸。

司马貌代理阎王断案

鬼吏禀道:“人犯均已到齐了,请爷发落。”

司马貌说:“带第一起案人犯上来。”

判官高声叫道:“第一起犯人听点!”原、被告共五名,逐一点过,答应: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

司马貌先传唤韩信上来,问道:“你先为项羽做事时,不过做到了郎中,项羽对你言不听,计不从;待你遇到汉祖刘邦,为你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来又加封王爵以感谢你的功劳。你为何又起谋叛之心,自取杀戮之罪,今日反而来告你的主人?”

韩信道:“阎君在上,容韩信一一告诉。我承蒙汉王筑坛拜将之恩,用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平定了三秦;又救汉皇于荥阳,俘虏了魏王豹,生禽了赵王歇;北方平定燕国,东面收降齐国,拿下七十余座城池;在南方打败楚国二十万兵丁,杀了名将龙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又派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立下十大功劳,本指望子子孙孙,能世享富贵。谁知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我贬官削爵。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骗我到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将臣斩杀;还诬陷我反叛,株连三族。

我自思无罪,受此惨祸,至今三百五十余年,含冤未报,今祈请阎君明断。”

司马貌道:“你既为元帅,有勇无谋,岂无商量帮助之人?被人哄诱,如哄一小儿!现在却来怨谁?”

韩信说:“曾有一个军师,姓蒯,名通。奈何有始无终,半途而去。”

司马貌叫鬼吏:“快拘蒯通来审。”霎时间,蒯通唤到。

司马貌道:“韩信说你有始有终,半途而逃,不尽军师之职,是何道理?”

蒯通道:“不是我有始无终,是韩信不听忠言,以致于此。当初韩信逼走了齐王田广,是我向汉王进言,给他讨个齐王名号,用以安抚齐国人心。汉王骂道:“胯下之夫,楚国尚未灭掉,便想王位?”当时有人在背后,轻轻提醒汉皇,附耳悄悄说:“正是用人之际,不要因小失大。”汉皇便改口说:“大丈夫当就当真王,何必用假名?”乃命人刻印,封韩信为三齐王。我暗暗观察汉王,发现汉王始终对韩信有怀疑之心,以后必定会辜负韩信。就劝他离开汉王,与楚国连和,三分天下,再观察时局之变。韩信道:“筑坛拜将的时候,曾立下誓言:汉不负信,信不负汉。今日我怎么能失信于汉皇?”我反复陈述利害,他只是不听,反而怪我教唆他谋叛。我那时害怕获罪,就假装疯了,逃回了乡野。

后来韩信助汉灭楚,果然有长乐宫之祸,后悔也晚了。”

司马貌问韩信道:“你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是何主意?”韩信道:“有一个算命先生叫许复的,算我有七十二岁的寿命,功名善终,所以我不忍心背叛汉王。谁知我在三十二岁就被杀死!”

司马貌叫鬼吏:“再拘许复来审。”

许复上得大堂,司马貌问道:“韩信只有三十二岁,你怎么算他七十二岁?你做术士的,胡言乱语,只图哄人钱财,误人终身。可恨,可恨!”

许复回道:“阎君请听:常说人有可延长之寿命,亦有可折损之寿命。所以寿命很难确定。韩信应该七十二岁,是根据天理推算的。谁知他杀机太深,亏损福荫,以致于短寿,并非我推算不准。”

司马貌问道:“他有哪几处阴骘亏损?可一一说来。”

许复道:“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了路。幸亏遇到两个樵夫,指引他一条路,往南郑而走。韩信恐怕楚王派人来追,担心樵夫走漏消息,就拔剑回身,将两个樵夫都杀了。虽然樵夫不打紧,却是有恩之人。天条负恩忘义,其罚最重,折寿十年。”

司马貌道:“还有三十年呢?”许复道:“萧何丞相三荐韩信,汉皇打算重用韩信,筑起了三丈高坛,教韩信上坐,汉皇手捧金印,拜为大将,韩信竟安然接受。

司马貌说:“臣受君拜,不合天理,果然折寿。那还有二十年呢?”

许复道:“辩士郦生,劝说齐王田广投降汉,田广听了,天天与郦生饮酒为乐。韩信乘其无备,来了个突然袭击。田广以为是郦生出卖了自己,杀了郦生。韩信却得了大功劳,辜负了齐王降汉之心意,夺了郦生说服齐王的功劳,又折寿十年。”

司马貌道:“这也说得有理,还有十年?”

许复道:“还有折寿之处。汉兵追项王于固陵,当时楚兵多,汉兵少;加上项王有拔山举鼎之力,寡不敌众,弱不敌强。韩信九里山排下绝机阵,十里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逼得项王匹马单枪,逃至乌江口,自刎而亡。用计谋杀人太多,又折寿十年。”

韩信听罢许复之言,无言可答。

司马貌问道:“韩信,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么?”

韩信道:“当初是萧何推荐我为将,后来又是萧何设计,哄我入长乐宫被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心里至今愤愤不平。”

司马貌道:“也罢,唤萧何来,给你审个明白。”

少顷,萧何当面。司马貌问道:“萧何,你如何反复无常,又举荐他,又加害他?”

萧何答道:“有个缘故: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皇缺少大将,两者互有所得。谁知汉皇后来变心,忌惮韩信功夫太高。后因为陈豨造反,汉皇御驾亲征,临行时,嘱付娘娘,用心防范韩信。汉皇走后,娘娘有旨,宣我商议。说韩信谋反,欲行诛戮。我回奏娘娘:“韩信是第一个功臣,没迹象谋反,臣不敢奉命。”娘娘大怒道:“卿与韩信,难道是同谋么?卿若没有杀死韩信之计划,待圣驾回来时,一同治罪!”当时我惧怕娘娘威令,只得谋划计策:假说陈豨已破灭了,传韩信入宫庆贺,后命令武士拿下斩讫。我并无害信之心,是迫不得已而为啊。”

司马貌道:“韩信之死,看来都是刘邦之过。”分付判官,将众人口词录出。“审得汉家天下,大半皆韩信之力;功高不赏,千古无此冤苦,让韩信转世报冤。”立案,且退一边。

下面,司马貌如何审第二,第三、第四宗案卷请呢?

精彩继续,关注待续[比心][比心][比心]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