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来投研派的刘轰轰。
上周吃不准对财经类自媒体的新政策,再加上去了一趟天津泰达论坛感受感受,所以比较忙就没有更新,今天把上周要讲的东西,和本周标题里要讲的东西都补上。
自媒体新政策就不说了,比较敏感,相信最近大家也能感受到很多公众号的内容都做了调整,所有内容创作者应该也是在摸索中。有一点比较伤,就是尽量不能提及个股了,还请大家理解。
先说说上周的泰达论坛,开展了4天的会议里,很多场面话那是必须的,不过我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一般这种论坛上场面话居多,比如我们要坚持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攻克什么什么难题,但也有人讲了一些大实话,比如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从“中国汽车报社社长”的title来看原本我以为他会讲一些场面话,但他讲的很多观点,证明了虽然我们平时觉得某些车企不懂产品不懂用户,搞不过新势力,但上头的人其实都不傻,他们一定也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有时候个人的力量很难去掰动整个组织去进行大转变。

辛宁的讲话中比较有意思的我摘选出来给各位:(灰色为他说的话)
9月1号有一个数据,工信部的肖部长讲,截止到8月31号,中国的5G基站建设99.3万个,5G基站的建设速度还在推进,预计到年底发达乡镇全部完成覆盖。这带来的是数字文明,基础是万物互联。4G带来的是消费互联网,5G一定是工业互联网。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5G带来的是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到年底发达乡镇全部完成5G基站覆盖,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我们要关注到5G相关的衍生产业了,到咱们的新能源车主题这里,就是V2X、车联网、自动辅助驾驶之类的实际应用。
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结束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开启。
谈品牌之前还要谈谈用户。过去的营销、销售,趋利避害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过去解决需求,走到现在,由于智能和机器互动,现在的用户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汽车企业找用户有三个方向:新中产、小镇青年,互联网大V。这一代人可能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力。这时候所有的逻辑关系完全是新的时代,所有的打法上升到以人为主,以用户为主。这一代人的特点是双向、多向沟通的能力极强,比前一代人会过滤信息,不相信广告,同时善于对新事物或者是感兴趣的事物有高度的辨别力。此外,网络已经成为习惯,他们选择产品一定是有精神价值的产品。这部分人不仅仅是消费者,将来也可能是传播者。现在研究品牌不从用户角度切入,将来一定是失败的。
——这段话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代人比前一代人会过滤信息。
这就意味着原先企业喜欢玩的广告轰炸效果会变的极其有限,虽然前期可以通过制造噱头,或者夸大产品功能来吸引用户,但只要用户发现产品“货不对板”很快销量就会被网上的坏口碑打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进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
我们讲讲诺基亚和苹果的故事,苹果刚出来,诺基亚找了一个测试团队,最后三个结论:第一信号不稳定;第二通话质量不好;第三大屏掉到地上容易碎。这个团队测试结果对不对?它是从通讯的角度来看这个机器,但是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通话已经成为辅助功能了,就和汽车一样,过去是交通工具,未来将变成智能终端。
“蔚小理”品牌资产都不够强,都是代工,但有一点,它们都是首先先连接用户。它们都有和用户连接的能力或者是和用户连接的思维方式和平台。这几家企业对我们的转型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现在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已经不盲目相信广告了,自主品牌要和这一代人有对接价值观和精神诉求的协同方式。工业时代营销的四个主题是以产品为中心建立的,现在是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的,将来渠道、模式、媒体重叠,现在要研究联到用户中去。
——这一段话很有意思,一方面是诺基亚其实并不是没有关注苹果,相反其实有认真研究和盘点,但是在旧的产品体系下,苹果确实是“垃圾”,只要当初诺基亚里的人不能意识到对“手机”这个产品的定义会更新,诺基亚永远也不能对苹果做出反击。这个道理在新能源车上一样讲得通,这也是为什么新势力还没几个销量,但市值上已经超过了很多规模更大,产销量基本碾压的传统车企。
另一方面是点出了不仅仅是要在传播、服务上以用户为中心,其实将来渠道、模式、媒体重叠,现在要研究联到用户中去。这个趋势不仅仅会出现在汽车上,其他的消费端领域的市场,就看谁能真正做好用户企业了。
这三个方面是我觉得辛宁讲的比较好的地方,也确实对我有一些启发。希望同样对你们判断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行业有所帮助。
接下来说说8月电动车批发渗透率破20%这件事:

虽然只是批发量,但也确实意味着这个形式已经不可逆转了——不仅仅是国内,国外最高的挪威已经达到87.7%,而汽车大国德国和法国的渗透率也上升到27.6%和19.8%。
只不过是国内外的市场的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点以后新开一篇文章讲。

这个数字的意义,我用另一组数字来回答:

可以看到从22%到56%在挪威只用了4年,如果参考智能手机的爆发曲线,那么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位置:

可以看到,后续的增长曲线会从S形态变成J形态而持续时间上大概是5-6年。而从20%到80%,整体而言差不多是4倍的增长空间,但对于一些细分龙头来说,那可就不只是4倍的涨幅了。

至于现在泡沫和抱团的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买入的问题,可以秉承一个心态,那就是如果你坚定认为自己是一个买什么崩什么的体质话,就先来点观察仓位把自己想买的股票买崩盘了,然后抄底岂不是更好?
抱团的问题,抱团是一种对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性的认知,因此只要这种认知和逻辑不被打破,抱团就很难被打破——这是第一点。
而估值的不断推高本身肯定会有一个极限,例如最开始某股30pe估值,有资金认为50pe不贵,可以等几年业绩兑现就是,那么就会把某个股票干到50pe,后来的资金如果认为75pe不贵,就会干到75pe,而当没有人认为100pe值得买入的时候,这支股票的估值基本就停留在了100pe以下。
此时此刻,只要业绩不变脸,就只会一直维持当前估值,到了第二年业绩兑现后,估值下降,又会引来新的一轮买入——这是第二点。
以上两点加起来考虑,那么对于一个持续爆发,且国家坚定支持的市场而言,如果不是很大的外界干扰,新能源的逻辑其实是很难被打破的。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关注到上游企业的产能,以及产能规划,是应该可以准确把握抱团情况的。
今天先讲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汽车自媒体没我懂财经
财经自媒体没我懂汽车
关注我,带你投资未来!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