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手工活去哪里找货源天津,承接各种手工活在哪里找货源?

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被徐燕做成了。

2019年,宝科园区FIT事业群单身女工徐燕出手买房了。误入小产权房雷区、觍脸卖惨要定金、四处求人借首付、节衣缩食供房贷……在买房之路上,徐燕遇到过种种尴尬和艰难,也感受到了金子般的善意。

个中滋味,她至今难忘。

一念起

突然想在深圳买房了。

这一年,徐燕资位师三、月综合收入约7000元。同年,深圳房价水平领跑全国,均价达65,516元/平方米。

徐燕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但她无法阻止它。

1984年出生的徐燕是河南南阳人,2000年入职深圳富士康。那些年,每到过年过节,她都盼着回家——父母的爱,能抚慰她千里跋涉后每一个疲惫的细胞。

2012,一切陡然改变。

那天,徐燕接到亲戚来电,得知父亲生病住院。她火速赶回家,但迎接她的是一个噩耗:父亲去世了!家人告诉她,父亲走得非常突然,早晨刚说完头晕就倒地昏迷,母亲甚至来不及扶住他。送到医院,医生宣布抢救无效——其实,就在徐燕接到电话前,父亲已与世长辞。怕她在路上急出好歹,亲戚修饰了说辞。

才40多岁的父亲竟与自己天人永别,徐燕痛彻心扉。为父亲办完葬礼、张罗卖掉父母饲养的猪,徐燕觉得,她曾经无数次魂牵梦萦的家乡,突然和她有了距离。

徐燕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姐弟三人都在外打工。父亲过世后,母亲独自留守老家。怕母亲孤单,徐燕每天都给她打电话,陪她聊天。原以为这种隔空传情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有一天,母亲的电话打不通。

“是不是出事了?”徐燕的脑海里,涌动起无数可怕的联想。她五内俱焚,打电话找到姨妈,请她帮忙联系。直到母亲打来电话报平安,徐燕心里紧绷着的弦才一下子松弛下来——原来,徐母下地干活时忘记了带手机,而落在家里的手机又因电量不足自动关机

父亲去世后,身为长女的徐燕在家里“话语权”大增。她决定,与其这样为母亲担惊受怕,不如带她一起闯深圳。她请假回到老家,处理好家中事务、收拾好行李,告别亲戚,带上从来没有单独出过远门的母亲,搭乘长途汽车离开家乡,奔向未知的未来。

宿命一般,徐燕和家乡渐行渐远。漂泊在深圳,徐燕听过最多的是打工人起早贪黑、辛苦打拼,却因买不起房子黯然离开这座城市的故事。身为租房一族的她,也曾亲身体会过那种身如浮萍的感受——房东经常毫无预兆地通知涨租,徐燕提出异议,房东怼她说:“我又不是做慈善的,你们爱租不租。”

30+、单身的徐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她害怕既回不去家乡,又融不进深圳。与此同时,在深圳呆了几年后,母亲也喜欢上了这座没有冬天的城市。2019年有一段时间,徐燕晚上难以入眠,整夜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于有一天,在深圳买房的念头像一粒潜滋暗长、蕴蓄着巨大能量的种子,以不可遏制的势头拱破她心底的坚固堡垒,破土而出。

就是它

徐燕决定采取行动。但她很快踩进一个坑里。

有人告诉徐燕,小产权房价格低。按照她的经济状况,买小产权房是首选。徐燕心动了。她联系上一个小产权房中介,对方带她到观澜富士康周边的一座小产权小区看房。有一套小两房的户型,总价30万,样板房窗明几净,各种设施齐全。中介舌灿莲花,列举了这套小产权房的诸多优势,还特别提到,以后如果拆迁,业主也能和宅基地的主人一样拿到赔偿款。这让徐燕如喝下一壶佳酿,晕晕乎乎。她当场就交付了一万元定金。

看房归来,徐燕和一个要好的朋友说了情况。对方提醒她,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业主权益毫无保障,以后如果拆迁,很可能就是白拆。这让徐燕如梦初醒,她这才意识到:定金交得太轻率了。她后悔不已,想要回定金。

徐燕找到售楼部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对方是位中年男子,他不慌不忙地告诉徐燕,她交的是定金,而不是订金。按照规定,定金是不能退的。对方一句话,就把徐燕整懵了。怎么办?

同事为着急上火的徐燕支招:“装可怜啊!这种情况,你把自己说得越可怜越有希望。”

徐燕是一名雷厉风行的生产组长,管理着好几条流水线,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几十号员工“发号施令”。妹妹曾对她吐槽,说她在家里说话做事都带着“官腔”。现在,要去演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白菜”,徐燕着实感到为难。

第二天下班后,徐燕鼓起勇气,再次“光顾”售楼部,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在那位中年男子面前装穷卖惨,但依然无果。第三天接着去,第四天再去……原本抹不下面子的徐燕,在与对方一次次的交涉中变得越来越倔强,要回定金的想法也越来越坚定。她甚至决定:为了拿回定金,就算打官司也在所不惜。

最终,中年男人松口了,给徐燕转来9950元。50元的“差价”,是手续费和误工费。此时,徐燕心里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与感激,别说是50元,就算对方扣掉500元,她也不会有怨言。

此时,在深圳从事房产中介的妹夫告诉徐燕,他手上有龙岗某小区几位业主的卖房信息,该小区房子的总价都不算太高,性价比也不错。妹夫建议徐燕去看一看。

2019年端午节,徐燕来到妹夫推荐的小区看房。这座小区距离地铁3号线布吉站步行仅需5分钟,徐燕在这里看了好几套房子。经过综合对比单价、楼层、朝向、采光、装修等,徐燕对一套位于16楼、面积为59.06平的房子比较满意。与南山福田令人咋舌的房价相比,这座建成已超20年的老小区3.7万一平的均价显得很是亲民。

徐燕决定拿下它。

钱钱钱

这简直玩的是心跳。

这套房总价218万,首付、佣金、各种税费加起来将近66万。而徐燕的全部家当,只有2万多现金、价值约9万元的理财产品,外加借出去的11万。

“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终究是要嫁人的。”得知徐燕要在深圳买房,舅舅表示反对。舅舅的偏见让徐燕郁结于心,但她“痴心”不改。

见徐燕心意已决,姨妈立即归还了之前的借她的钱,母亲和弟弟、妹妹也掏空腰包,尽己所能支援她。但在66万面前,这些钱仍然是杯水车薪。

别无他法,只能借!多年以来,对找自己借钱的亲戚朋友,徐燕是能帮则帮,能借则借。现在,角色颠倒过来,徐燕的嘴却像被无形的胶带封上了一般——向熟人借钱,简直比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人示爱还要尴尬!不得已,她硬着头皮,一个个找人求救。冲着她这个“善财童子”的良好口碑,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最终,徐燕借到近30万。

尽管如此,心怀感恩的徐燕还是不敢松一口气——交房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但首付款还不够。徐燕想到了和自己相熟的一名线长。她找到这名线长,鼓起勇气开口借钱,对方一口答应。几天后,线长支支吾吾地问她可不可以写个借条,徐燕欣然同意。后来,对方又提出找中间人作担保。徐燕瞬间get到线长的言外之意,便主动放弃了借钱。

“如果不愿意,为什么一开始不拒绝?那样,我还有时间找别人想办法。”徐燕感觉很窝火。她信步走到园区篮球场,想散散心。篮球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球赛,徐燕在观众席上看到一个人,不由眼前一亮——此人曾和徐燕在同一个部门共事好几年,但几年前调到其他楼层,俩人见面越来越少。

“能不能借我几千块钱?我有急用。”徐燕厚着脸皮问前同事。她原以为没戏,没想到,刚回家就收到一条微信——前同事给她转来了2万元。瞬间泪目的徐燕想起了一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粮草”全部就位。2019年7月23日,徐燕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领证”。这一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正如她奔波一个多月后的心情。没有鲜花红酒,更没有大张旗鼓的庆祝,但徐燕永远记得这个日子。

还还还

办完所有的买房手续后,徐燕手上只剩2000多元。她要供30年的房贷,每月得还款9200元。

狂喜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弹尽粮绝”的恐慌。徐燕首先想到的是开源。她通过一位“百事通”朋友,在一家小作坊找到一份组装耳机的兼职,报酬为15元/小时。上工一个晚上加一个周日后,老板就因拿不到货源,宣布小作坊无限期停业。在赚到200元后,徐燕的这份短命兼职结束了。

徐燕平时喜欢读读写写。第一次兼职出师未捷后,她想到了拆书稿,即将一本书的精华部分提炼、整理出来,方便读者领会。在某平台上,拆书稿是一项被形容为“月入过万不是梦”的兼职。徐燕参加了一家读书网站的一周免费线上培训,每天下班花一个多小时听课,在微信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眼看即将“出师”,网站却要求参训者每人交2000元保证金,交钱后才能获得兼职资格。徐燕自然舍不得出这笔钱,不得不忍痛放弃。

所幸还有房子。徐燕想到了把房子出租——它不仅是徐燕所有压力的根源, 也是她的“摇钱树”。她简单地把房子“梳妆打扮”一番,很快就以3600元每月的价格将它租给一对年轻的医生夫妇。签订租房合同时,小夫妻郑重地对徐燕说:“你以后如果要卖房,请优先考虑我们。”

房子受欢迎,意味着有退路。徐燕感觉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再为未来的风险担心。长这么大,她终于第一次体验到了做房东的滋味。

虽有房租,但每月到手约7000元的工资收入仍然是还贷“主力”。此时如果失业,徐燕将迎来致命一击。不过,徐燕对服务了20多年的老东家富士康格外有信心。这样的信心,也得到了事实的验证——买房几个月后,新冠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宝科园区停工停产。不过,徐燕还来不及胡思乱想,园区就很快在政府的帮助下复工复产。只休了两天假,徐燕的生活便回归正轨。

徐母心疼女儿。为帮女儿减轻负担,当年初来深圳只敢闷在出租屋的母亲主动走出家门,到大街小巷找工作。徐母操着河南口音,与各式各样的工头接触,东一家西一家地接些手工活。去年,徐母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在离出租屋不远的网吧打扫卫生,每月工资2800元。这笔钱用来支付母女俩每月650元的房租和吃喝费用,还略有盈余。母亲的努力,徐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不知道,母亲在她看不见的角落、在她关照不到的时候,有没有碰过壁,流过泪……

好在,兵荒马乱的日子已经过去。如今,徐燕一边供房贷一边还外债,摸索出工资+房租的“可持续还款”之路。她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新生活

买房后,徐燕的生活变了。

有一次,同事拜托徐燕带早餐。她将包子、豆浆交给同事,对方立刻把餐费用微信红包发给她。徐燕没收。

“借你的手机用一下。”过了一会儿,同事来找徐燕。鉴于该同事经常借手机给小孩投票、点赞,徐燕没想太多,径直把手机给了她。同事三两下就找到聊天记录,代徐燕收下了那个红包。她还语重心长地“教训”徐燕:“长点儿心吧,你现在已经没有不收红包的权利了!”

以前,徐燕把工资用于游玩、美容、购物,差不多是“随心所欲”。在深圳买房后,她“戒断”了这些爱好,学会有计划地花钱,并请同事和家人监督。她还开玩笑地宣称:“以后花费超过1块钱的活动,不要叫我。”

徐燕虽仍然住在逼仄的出租屋,但已晋升为大家眼中的“富婆”。同事们一边羡慕她,一边把她当成琉璃娃娃呵护,不肯让她吃一分一毫的亏。这让徐燕又感动又好笑。

身为世人眼中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徐燕没少被安排相亲、催婚。以前,母亲会不时小心翼翼地问她:“有个阿姨给你介绍了一个男孩子,要不要见一见?”买房后,徐母“顿悟”了——买房这么大的事女儿都能扛起来,对于终身大事,她肯定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

徐燕也认为这套房子像及时雨,给了自己安全感——房子不仅是一堆钢筋水泥,更是一个温暖的寄托,让自己有保持单身或步入恋爱的底气。如果缘分未到,徐燕可以潇洒告诉自己“男朋友哪有房子香”。如果遇到一个让她心动的人,即使他没房,徐燕也能“豪气干云”地说:“没关系,我有!”然后笑着拍拍对方:“房贷咱俩一起还。”

买房后,徐燕带着母亲回过一次老家。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五一假期,风尘仆仆的徐燕推开院门,只见院里荒草丛生,有的野草将近一人高;屋顶上瓦片残缺,屋内破败不堪,一片凌乱。母女俩来不及歇息,找来工具,撸起袖子除草、砍树,请人更换石棉瓦,忙活了整整一天。

回家的那几天,徐燕和母亲辗转借住在舅舅和姨妈家。她了解到,乡亲们几乎都在县城买了房,曾经热热闹闹、人欢马嘶的家乡,变得静悄悄的,了无生气。 徐燕明白,家乡可能真的回不去了。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她这艘漂漂荡荡的小船,载着自己深爱的家人,已经找到了寻寻觅觅许久的港湾。(应采访对象要求,主人公为化名)

作者 蒋朝云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