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合达一站式采购平台官网登录(怡合达一站式采购平台下载)

一、FA 零部件设计与选型的商业模式

1. 工业自动化零部件品类多、标准化程度低、供应商分散

工业自动化设备主要指工业机器人、基于机器人的集成设备、自动装配设备、自动检测 设备、自动包装设备及大型复杂功能的自动化等。自动化设备的上游为基础原材料与自动化 零部件,下游来自 3C、汽车、新能源、光伏、医疗、激光、食品和物流等行业。

选取成套自动化产线供应商:华兴源创(3C+半导体设备)、博众精工(3C 设 迈为股份(光伏设备)、利元亨(锂电设备)作为样本。

根据以上四家公司招股书披露,自动化设备零部件包含:基础原料、机械部件、电子部件、电气部件、机加工、其它产品。

① 原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板材、棒材、管材、线材等;

② 机械件:导向轴、转轴、支座、支架、固定环、轴承、衬套、导轨、滑轨、连接杆、 探针等标准机械配件 ;标准紧固件、直线导轨 &丝杠& 轴承及相关零件、同步带轮、 皮带及相关零件、齿轮\链轮\链条、定位\调节止\附元件、支柱\底座\支柱固定夹、滑 台\旋转台、垫圈\轴环等

③ 电子、光学件: 电路板、集成电路 IC、电阻、电位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开 关、继电器滤波器、线缆、印刷电路板上的接插件及模块等;

④ 电气件: PLC、变频器、变压器、电性能测量设备、电感器、电源、断路器、传感 器、过程控制相关的仪器仪表等;

⑤ 机加定制件:钣金类(机架、底板、台板)、滚筒、导向轴;

⑥ 耗材及辅助设备: 刀具、磨具、量具、夹具、标签、生产辅料、劳保用品、包装材 料等。

从整个零部件价值与功能分配来看: ?

  • 电气、电子、光学等设备价值量较大,占比 40%~69%; ?
  • 机械标准件占比 8.72%~16%;
  • 机加工与定制件占比 11%~32%;
  • 原材料占比 0~11%;
  • 消耗品及辅助件占比 3.1%~9%。

电气、电子、光学等核心零部件 对整机性能影响较大。例如驱动器、PLC、激光器、光 源、镜头等,这些零部件单体价格高,标准化程度高,设备商 一般选择固定品牌,如安川西门子施耐德汇川、良兴、IPG、基恩士等,采购渠道相对稳定,集中度高。

机械标准件 指的是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方面已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 常用零(部)件,如螺纹件、键、销、滚动轴承等。广义标准件包括紧固件、连结件、传动 件、密封件、液压元件、气动元件、轴承、弹簧等,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跨行业通用性强。 大部分为非核心零部件,工艺简单,但加工耗时较长,需要依托车床磨床铣床、数控加

工中心等设备完成。大部分设备商通过外采满足自身需求,除了气缸( SMC)、导轨(上银)、

轴承(SKF )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其余零部件品牌效应较弱,因而供应商分散。

机加工与定制件统称非标零部件,它的制作过程主要通过数控车床等加工设备去除材料 (通过去除切屑或通过磨损)来进行非标准零件的成形操作。非标零部件没有行业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其外观或性能不属于国家装备产品目录,开发成本和周期高于标准件产品,一般 通过委外的方式完成。因而供应商非常分散,无品牌效应。

原材料 ,由具备一定机加工能力的公司采购。一般完全外采,供应商极度分散。

消耗品及辅助件占比价值低,单价低、类别丰富,细分产品有一定品牌效应。

2. “一站式供应”优化机械标准件设计流程,提高采购效率

工业自动化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中最复杂的部分,为“非核心”的机械标准件与非标件。 由于型号众多,且需要单独设计,这些零部件占用了企业较多的设计与采购资源。根据行业 调研,传统的设计与采购模式下,设备厂商需要 3-8 周时间才能完成零部件的设计、加工与 验收工作。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被制图、供应商评估占用。对于大厂,即使有成熟的供

应商体系,也需要 3 周左右才能完成打样。此外,零部件的设计是否能满足装配需求具备不 确定性,有可能需要返工,这大幅迟滞了项目管理进度。 根据《XK100 立式数控铣床主轴部件设计》论文介绍,在轴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轴本 身,还必须和轴系零部件的整个结构密切联系起来。轴系零件包括轴、键、轴承。轴设计的 特点:在轴系零部件的具体结构未确定之前,轴上力的作用点和支点件的跨距无法精确测定, 故弯矩大小和分布情况不能求出。因此在轴的设计中,必须交错进行轴的强度计算和轴系零 部件结构设计,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

一站式采购平台显著提升设计与采购效率。根据米思米年报披露,工程师在计算确定零 部件参数后,可以直接通过 3D 设计软件选型辅助设计,缩短制图时间,然后交由一站式采 购平台生产,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

以直线导轨为例,米思米平台选型 -》下单 -》下载 3D 模型的整个流程非常简便。 选型 方面,首先选择米思米或者第三方品牌,然后确认“表面处理、L 尺寸、精度、润滑组件” 等参数,等型号确定后添加追加工类型,系统会给出明确的量、价及交期。部分库存产品当 天即可实现发货。

米思米集团自 2003 年 6 月在中国成立了三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007 年更名为米 思米(中国)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自开展冲压模具标准件业务以来,相继展开了 FA 标准件、塑料模具标准件、机械加工工具、电子类产品。

消除信息不透明,打通供应链枢纽。 除了设计与采购环节的低效外,传统采购模式在成 本、品质、交期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标准化能力方面,单个自动化设备企业的零部 件设计与选型缺少统一标准;在供应链管理能力方面,单个自动化设备企业往往面临采购效 率低、采购成本高、品质不可控、交期不准时等供应链管理问题。一站式供应可大幅优化 FA 零部件的设计、采购、成本、品质、交期五个方面。尤其对于新兴产业,公司尚未建立稳定 的供应渠道,对一站式采购的依赖性较强。

3. 非标设备设计复杂、迭代速度快,更依赖“一站式供应”

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行业是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的重要配套产业。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 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 年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总产值达到 3895 亿元,同比增长 7.89%; 行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 3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2%。假设 2018-2022 年国内机械通用零 部件的增速与 GDP 增速相同,则 2022 年机械通用零部件市场空间为 8191 亿元。

由于细分行业对产品特性、工艺特点要求不同,自动化设备往往需要定制化生产,对零 部件多样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新兴行业。以激光焊接为例,设备定制化程 度高 , 非标属性强:

1) 各行业焊接需求特性差异。 如汽车结构要求焊接强度尽可能高;家用电器要求焊接表面美观,看不到焊层;动力电池焊接常用于铝合金等高反射性金属材料,对焊接技术和工 艺要求高。

2) 动力电池、3C 技术创新周期短。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逐 年提升,而能量密度提升必然带来电池尺寸、材料变化,导致焊接方案需要重新设计。

3) 大客户专利与技术保密要求,也使得设计 方案的重复利用率较低。

4) 为提升动力电池生产效率,激光焊接自动化技术需要 持续迭代。2011-2012 年联赢 激光宁德时代提供的焊接产线生产效率在 6ppm,2016-2017 年提高到 12ppm。目前焊接 产线的生产效率已达到 24ppm,预计 2022 年可以启动 40ppm 产线。

方形电池尺寸多样化,提升激光焊接产线的非标属性。 为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能量密 度,下游电池厂商迭代较快,各家厂商设计的差异性决定了电池外形尺寸的多样化,导致动 力电池非标化属性强,对激光焊接产线的定制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4. “一站式供应”壁垒在于标准化能力及供应链管理能力

一站式供应的特点在于产品 SKU 多、客户分散、单笔订单价值低、订单量大。以怡合 达为例,为了满足下游不同客户的需求,公司开发了涵盖 110 余万个 SKU 的 FA 工厂自动化 零部件产品体系,以提高客户选型效率。2021 年订单处理量达 77 万笔,年出货频次 330 万 次,平均每笔金额 2340 元。

通过自制 +OEM 供应 +集约化采购的三种产品供应方式,怡合达有效整合了市场资源, 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能、生产成本、质量、交期等因素, 对市面上已有标准型号或成熟品牌的 FA 零部件,采用集约化采购供应。对市面上供应零散、 无统一标准型号的 FA 零部件,如果能开发出有合作意愿和实力的企业进行代工,则采用 OEM 供应。除此之外,公司采用自制供应。2021 年公司自制、OEM、集约化采购供应占比分别 为 48%/34%/18%。

通过汇集各品类零部件的零散需求,怡合达实现了专业化和集约化。目前,怡合达以线 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服务于本土客户,并进行销售推广。 客户可通过线上平台,直接完成产 品的选型、询价、订单生成、款项支付全流程操作。2021 年公司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8%, 线上成交客户数量占比 78%。

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2018-2020 年公司供应商数量从 921 个增长至 1211 个,其中专 业 OEM 供应商占到 40%。0-10 万元供应商占到总供应商数量的 60%,100 万元以内供应 商占 90%左右,供应链管理复杂程度较高。

一站式供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两方面 :一是向下游自动化设备厂商输出标准化能力,二 是供应链管理能力 。产品开发需要基于下游应用场景,对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 和分类选型,通过对非标准型号产品标准化,已有标准型号产品的系列化、模块化,建立自 动化零部件标准化体系。由于产品具有种类多、频次高、交期短等特点,订单处理能力成为 衡量公司产能利用程度,能否做大收入规模的重要指标。

5. 国内 FA 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一站式供应崭露头角

FA 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有四种模式。最初由设备商自制,专业化分工后产生了专业 OEM 代工厂。随着 FA 设备存量市场增长,零部件维修及多样化、小批量采购需求产生,衍生出 五金店与淘宝店 c2b 商业模式。一站式供应则是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为驱动,2000 年前后衍 生出的新供应链模式。

专业 OEM 代工厂的优势在于规模化生产带来的低成本、高品质,其产品的基础价格主 要根据直接成本费用、技术工艺价值及利税确定。 后期再根据市场价格趋势、公司品牌、客 户合作关系、公司优势、市场认可度等因素,对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或与客户协议定价。

非主流 FA 零部件小厂,如淘宝店、街边五金店等。这些店铺专门做某一类或某几种 FA 零部件,或者做非标零部件的图纸定制,规模效应低,交期与品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站式采购平台综合考虑不同产品的市场报价、产品特性、产品品质、技术含量、交付 周期等因素,针对不同品类和规格的产品设臵不同的数量折扣政策,从而形成平台的基础价 格体系。

国内非标自动化零部件供应链整合处于起步阶段。 FA 零部件市场空间巨大,但需求分 散,标准化程度低,且早期的信息化技术不成熟。2003 年米思米进入中国,直到 2010 年后, 本土一站式采购平台才陆续涌现。这种商业模式一经出现,便开始解决传统客户工程师设计 选型过程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FA 零部件 SKU 非常庞大,单一厂商对零部件 BOM 的覆盖 率较低,各公司主营产品类别和型号也有一定的差异。

FA 零部件企业可拓展后端 MRO 业务。 自动化设备运行阶段需要维护(Maintenance) 和维修(Repair ),运行(Operation)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各种物料。因而 MRO 产品通常指 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米思米 2010 年 开始布局 VONA 事业,其业务内容与 MRO 高度重合,之后米思米的 VONA 业务便迅速增 长,2016 年之后便超过了 FA 事业部成为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因此,对标米思米,FA 企 业可将 MRO 业务作为后续拓展方向。

一站式平台赋能 MRO 业务。MRO 产品采购面临着数据不透明、管理成本高、交付不稳 定、数字化转型难等问题。产品种类繁多、订单小批量,与 FA 业务有相似的市场特性,一 站式采购平台能够解决企业的 MRO 采购问题。其次,MRO 业务所用到的各种原料、辅料和 辅助生产设备属于易耗品,一站式采购模式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强劲的增长潜 力,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物流供应链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固安捷、震坤行、京东工品优选、京满仓、 西域、艾逊等一站式采购平台涌现。其中固安捷成立于 1926 年,1967 年在美国上市,震坤 行目前即将报送美股上市,工品优选和京满仓隶属京东旗下。

二、公司分析:快速成长的本土 FA 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

1.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深耕十多载,构筑一站式供应平台

怡合达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 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 应。 产品覆盖直线运动零件、传动零部件、气动元件、铝型材及配件、工业框体结构部件、 机械加工件、机械小零件、电子电气类、其他零部件,下游行业为新能源、3C、半导体、汽 车、机器人等。此外,公司还生产自动化设备整机,2021 年 FA 零部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 98%左右。

公司创建于 2010 年 12 月,上市于 2021 年 7 月。十年间,针对非标零部件市场客户痛 点,公司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整合供应链和信息系统,借助平台化赋能,为下游 3C、汽车、 新能源、光伏、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的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企业发展初期( 2010-2014),初步搭建产品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化基础。先后编纂并发布 3 个版本的《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目录手册》,启动 ERP 系统和电商平台项目。

快速成长时期( 2015-2017),丰富产品体系。 迭代《FA 工厂自动化零件目录手册》;推 出《电子电器目录手册》、《工业框体结构部件目录手册》、《FA 电子电气零部件精选》等多 本细分领域产品分册,含产品型号、图片、材质、尺寸、公差等信息;推出《FA 工厂自动 化零件 3D 图库》,帮助客户更好地做线上产品设计。2017 年底,SKU 数量达到 35 万个, 累计成交客户突破 1 万家,年订单处理量达到 16 万单,年出货总量超过 60 万项次。

巩固扩大时期(2018-至今),产品体系继续丰富,供应链管理能力显著改善,信息与数 字化建设加强。 开发并改进铝型材 DIY 设计软件、3D 选型光盘(电子目录)等选型辅助工 具,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推出线上选型采购系统(WOS),搭建一站式采购平台,同时进行 线上线下的客户开发。实行自制、OEM 和集约化采购并行的供应模式,针对不同产品和订 单类型采用不同的供货方式。开发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WMS (智能仓储系统)、BI(数据分析系统)。在全国各地建立备货仓,缩短供应链的长度,提升 供货反应速度和配送效率,使客户享受更快捷的配送服务。针对新兴下游领域,开办锂电等 细分部门。截止 2021 年底,公司 SKU 数量达到 110 万个,年订单处理量 77 多万单,年出 货量 330 多万项次。

2. 财务 分析:受益新兴产业发展,业绩

2017-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 48%,2021 年营收达 18.03 亿元。收入高速增长系新 能源、3C、半导体等新兴行业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开发 SKU 数量逐年提升,客单价持续向 上,覆盖客户数量持续提升。2017-2021 年净利润 CAGR 达 58%, 2021 年净利润达 4.01 亿元。 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系规模效应显现,盈利水平提升。

疫情影响下,Q1 业绩维持高速增长。2022Q1 收入 4.87 亿元,同比增长 53%;归母净 利润 1.01 亿,同比增长 63%。从区域来看,疫情影响华东地区较多,怡合达总部位于广东东莞,且占比较高的 3C 和手机行业因为地处华南,受疫情影响较小。从行业来看,汽车、 光伏行业地处华东,受疫情影响较大,新能源、锂电的订单增速依然迅猛,同比增速超过 100%, 占比提升至 30%。

新能源与 3C 占公司主要营收。 2021 年新能源、3C、汽车、光伏、机器人收入占比分 别为 26%/26%/10%/5%/4.5%。新能源行业营收下游增速超过 147%,光伏下游增速接近 77%,

3C 行业下游增速 64%左右,传统汽车下游增速较低。 传统汽车行业不景气,但依靠锂电、 新能源汽车、部分 3C 设备等高景气下游市场的拉动作用,公司业绩仍实现了高速增长。 OEM 供应、集约化采购收入占比增加,印证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2018-2021 年, 公司 OEM 供应收入占比分别为 31.9%,29.7%,35.5%,34.1%,集约化采购占比分别为 16.0%,16.3%,16.4%,18.3%。这两项业务占比提升,说明公司的供应链在逐渐优化的过 程中,整合了越来越多 OEM 厂商和集约化采购供应商的产能。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产业链议价能力强。 2017-2021 年毛利率始终维持在 41-44%, 2021 年毛利率为 41.57%,同比降低 2.3pct,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运费从销售费用调至营

业成本。扣除运费影响实际毛利率同比下滑 0.5 个 pct,系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实时调整 价格转嫁成本压力。 2018-2021 年,OEM 毛利率明显高于自制和集约化采购毛利率 。公司的 OEM 供应模式 是针对每种产品提供设计图纸、BOM 清单、工艺标准,因此具有议价权,有成本控制能力。 集约化采购是直接向上游供应商购买产品进行销售,相对而言议价权较低, 采购成本较高。 自制毛利率 2020 年反超集约化采购,系随着公司规模效应的提升和技术的完善,公司自制 成本逐渐降低,因而自制的毛利率提升。

随着 公司规模效应 的凸显, 期间 费率逐年 降低 。 2021 年公司三费费用率合计降低到 15.1%,净利率提升至 22.2%,系规模效应提升。2017-2020 年净现比小于 1,系部分客户 通过票据回款导致资金回款周期拉长,随着公司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净现比稳步提升。2021 年净现比下滑,我们判断为大客户占比提升带来的账期拉长。2021 年净现比为负,系季节 性因素,Q1 提前备货,但回款较低。

公司营运能力稳步提升。2017-2021 年公司存货周转能力逐渐提升,主要系公司加强了 库存的管理,在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合理的降低存货的备库; 制定存货周转率的考核目标, 并每个月对存货进行预警分析,减少存货的库存及资金占用。2021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有所 下滑,系募投项目落地,新制造中心建设完成,固定资产大幅提升,从 2021 年的 0.59 亿元 提升至 2022 年的 6.47 亿元,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大幅下降,总资产周转率保持稳定。

3. 标准化与运营能力

公司订单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2018-2021 年 SKU 数量复合增速 30%;订单处理量复合 增速 38.5%;年出货量复合增速 42.5%;2018-2020 年累计成交客户数量每年增加 1 万家。 截止 2021 年末,公司下设 60 个产品中心,成功开发出涵盖 197 个大类,2066 个小类,110 余万个 SKU 的 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

客户复购率高,粘性增强。 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18-2021 年,单笔订单金额、FA 零 部件单个客户采购金额稳步提升。2021 年怡合达客户复购率 73%,10 次以上复购率达 26%, 这部分客户贡献 94%的销售额。这些都反映了客户对公司的认可。

覆盖行业头部客户,集中度持续提升。 2018-2021 年前五大客户基本为新能源、3C 设 备龙头,如比亚迪、大族、先导,2021 年 CR5 占比提升至 15.68%。另外奥特维、帝尔激 光、高测股份都是公司在光伏行业前五大客户;拓斯达、沈阳新松、浙江大华为公司在机器 人行业前五大客户。

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升,满足市场容量广阔的长尾需求。 2021 年公司线上销售额占比 提升至 28%,线上成交客户数量占比 78%。其中 0-10 万元的微小客户的线上销售额占线上 销售总额 38.7%,较线下占比高 22 个 pct,说明线上业务的拓展更有利于搜集长尾客户需求。

4. 公司成长性分析

1. 成长性一:新兴产业对自动化设备非标零部件的需求带动

怡合达的订单主要来源于新兴产业自动化设备制造商。 锂电、光伏、新能源、3C 等, 其自动化生产线高度定制化,迭代速度快。如苹果手机,每推出一款全新型号,手机生产商 就需要购买全新的设备零部件,更换生产线。 设备制造商为了快速响应终端需求,会选择品类更齐全,交期更短的综合性零部件供应 商。 在国内市场,诸如怡合达、米思米这样品类相对齐全的 FA 自动化零部件大超市就成为 了他们的最优选择。米思米产品的 SKU 种类更加丰富、精度更高、交期更短,但在国内市 场,怡合达的产品型号、销售服务更加贴近国内本土的市场需求。近两年锂电、光伏等下游 市场快速发展,终端对设备需求量大,且设备更新迭代快,设备生产商对于非标零部件的一

站式采购有很大的需求,怡合达充分受益。对于相对成熟的下游行业,如传统汽车制造业, 终端产品迭代慢,产线相对成熟,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较长。因此,这些行业的自动 化设备零部件已经形成了稳定供应链体系,对一站式供应的需求没有新兴产业急迫。

以锂电行业为例,锂电设备位于产业链中游,为下游锂电池制造商提供电芯制造、电池 检测、电池组装等生产设备。 下游应用领域分为动力、消费和储能电池,目前在传统消费领 域需求趋于稳定,在动力领域快速发展。产业链传导逻辑为:终端应用新能源车销量加速增 长,推动电池厂产能加速扩张,设备投资意愿增强,带动中游锂电设备订单增加,设备供应

商自动化生产线的持续扩张和更新换代,最终拉动其对 FA 零部件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锂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采用直接需求法,得到 2025 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超过 2300 亿元。我们统计了国内外 13 家龙头电池厂的产能规划,截止 2021 年底合计产能约 728GWh, 至 2025 年新增产能超过 2.3TWh,测算得 2022-2025 年锂电设备规模新增投资额合计 7756 亿元,其中 2024 年为全球锂电设备投资高点,当年新增锂电设备投资规模为 2364 亿元。

以光伏行业为例,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CAGR 7.9 %~11.2 %。 根据 CPIA 的预测,未来 5 年内光伏行业将迎来稳健增长。保守估计到 2025 年,全球光伏市场规 模 270GWH,国内光伏市场规模 90GWH。

光伏产业链中游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制造环节需要配套对应的光伏生产设备。设备市 场空间估计: 根据 PV Infolink 数据推算,2019 年全球硅片、电池片、组件、新增产能分别 为 59/60/55GW,根据代表性公司隆基通威、中环等厂商公告扩产中产能与设备映射关系, 测试三个环节单 GW 设备投资额分别约为 1.8/3.0/0.7 亿元。则 2019 年扩产中硅片设备市场 空间约 106 亿人民币;电池片设备市场空间 180 亿人民币;组件设备市场空间约 39 亿人民 币。

国内光伏设备市场空间成长性预估:选择高测股份、奥特维、帝尔激光、迈为股份、 晶盛机电五家国内光伏设备公司为样本,分别为线切割、串焊机、激光系统、丝网印刷、单 晶炉领域龙头,取样本企业 wind 一致预测值 2022E-2024E 的营业收入加总,预计未来三年 光伏设备市场空间 CAGR 为 44%,行业需求有望高速增长。

2. 成长性二:基于行业的深度开发与非标定制,满足下游客户个性化需求

FA 设备中机械零部件市场的标准化程度低。 根据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下游客户的零 部件采购清单(BOM)中,60%是核心部件 (伺服、电控、PLC 、传感器等),40%是非核 心零件(非核心零件又分为标准化零部件以及非标定制件),后者才是 FA 零部件目标市场 。 公司对下游客户的 BOM 覆盖率低,未来标准化零部件市场空间可提升两倍。下游锂电、 光伏、3C 等众多行业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换代快,40%的非核心零件有大约 25%左右无法 做到标准化,能够标准化的大约有 15%。目前,无论是怡合达还是米思米的标准化零部件, 大约覆盖下游客户 BOM 表 6%-7%,因此,未来零部件标准化方面仍有 8%-9%的提升空间。 对于下游头部客户,BOM 覆盖率更低,只有 2%-3.5%,有较大提升空间。

SKU 开发与行业、客户端拓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单品盈利平衡点的来临,并提升客单 价。行业与客户覆盖率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特定场景最深度的开发,满足产品在不同应 用场景中的需求。针对不同零件下游行业的特定需求,公司可以对泛标准件向特定标准件改 造。比如定位销,在汽车上达到 100 万次不断,在医疗上要满足医疗体系认证,在新能源领 域要做到无芯,在食品领域做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通过对同一种零件的应用场景深度开发, 扩充 SKU 的品类,使得产品更加符合下游客户的需求。

三、盈利预测

选取汇川技术、柏楚电子、绿的谐波作为 A 股可比公司。汇川技术、柏楚电子、绿 的谐波分别从事工控零部件、激光设备零部件、机器人减速机业务,都是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供应商,而怡合达也从事自动化设备零部件供应业务。2022-2023 年平均 PE 为 50X/36X , 怡合达高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

但考虑到怡合达与可比公司都处于高成长型赛道,2022~2024 年怡合达净利润 CAGR 45%,高于可比公司汇川技术、柏楚电子、绿的谐波 24%/33%/40%的水平,采用 PEG 估值 方法更合适。我们按照 2023 年 PEG =1.0x 估值水平,给予怡合达(8.5 亿*1.0x*45=382.5亿元)的目标市值,对应 95.63 元目标价;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